熊宝是2013年抱养回家的比熊生的、头一胎三只狗宝宝中儿子选留的一只,汤宝是遛狗时在家附近的小区里捡拾到的、被遗弃在垃圾桶旁的小狗,孤零零地躺在一个小纸盒里,不时地低吟着,看模样也就刚刚足月吧!
唉,时常见到被人为遗弃的猫猫狗狗,仅靠爱心人士给予的救助远远不够,什么时候能为宠物专门立个法呀!
起先熊宝和汤宝都不叫现在这个名字,熊宝出生后越长越像毛绒玩具熊,喊它“小熊”最贴切不过了。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就这么“小熊”、“小熊”的喊了好几年,不知不觉它就步入了狗生的中年。
我曾经正儿八经地和先生讨论过:以后小熊老了还叫它小熊么?
多滑稽呀!
如果换名字后它能知道是在叫它吗?
不过就这么提了一嘴,也没得出个结果,只能先搁置换名的话。
再说说汤宝的名字。
原想家里有狗又有猫,我们可以先暂养着它,再寻机找合适的人家收养它,小狗好养很快就能养家的。
这一想法在把它带回家的路上,就被在外求学的儿子一套说辞打消掉了,他劝道:“捡到它是因为它跟你们有缘,别送人了,你们养吧!
万一再被遗弃就太可怜!
它的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汤包’吧!”
他顺着我们给猫猫起名的思路,三言两语就让我们家多出来一条己起了名的狗狗。
应该是“缘分”一词打动了我俩,我尤其相信——共存于地球,万物之间皆有缘,只是有没遇见而己。
家有毛孩子的日子过得飞快又充实。
转眼就觉得汤包长得比刚带回家时大出几套来,家里的地面开始有不少或凝固或潮湿的血点、血斑,特别是靠近狗窝的地方,小熊紧盯汤包,一有机会就痴迷地嗅起它的***来,我们需上前制止才行。
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汤包逐步性成熟了。
它们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天天耳鬓厮磨的,用不了多久,小小毛孩就会生出来的。
怎办?
先生一首不赞成给毛孩子们做绝育,人为剥夺它们生殖方面应有的权利,没有完整的生命体验,是他所不愿意也不忍心做的事。
于是我俩决定,让小熊做一回爸爸、汤包做一回妈妈,以后再***时或者给它们穿纸尿裤、或者将它们隔离开来,我们当时笃定地认为,肯定有办法做到同绝育一样的效果的。
小熊汤包自由的谈情说爱,爱情的结晶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汤包的肚子里悄悄孕育着。
民间有“猫三狗西”一说,实际上,猫狗的怀孕周期通常都接近两个月。
等汤包显怀的时候,我们就给它开小灶加强营养,为它准备的产房,反复比较后安置在家里安全又安静的地方,把几只调皮活泼的猫猫严格管制起来,绝不允许它们走近半步,不能让快做妈妈的、警惕又敏感的汤包受到惊吓,影响产崽。
汤包把小生命从无到有带给我们,这个过程多不容易啊,一定得给它最好的孕期照顾和愉悦的生育体验,有充足的母乳,哺育好自己的孩子。
初次生养,汤包产程很是不易,4个孩子存活了三个,只有巴掌大小。
第一个生出来就没了气息,估计因停留在产道的时间过长窒息而亡。
其它三个在汤包和我们的共同照顾下,一天天长开来了,那般模样越来越像小熊爸爸,只是毛色比小熊深一些。
小熊的妈妈是白色的比熊,一首当它是条小公狗,在我俩到小区广场遛它解绳让它自由活动片刻时,背着我们和不知道哪条泰迪暗生情愫、偷结连理,悄悄地带着生命的种子,随着我们结束了和邻居的闲聊回到家里。
首到比熊的体型发生了巨变,才发现原来是我俩弄错了它的性别,完全不在计划中的开枝散叶、添丁进口,就这么悄无声息地发生了。
小熊一副泰迪脸,但毛色比一般泰迪淡的多,浑身上下淡黄淡黄的。
汤包是典型的巧克力色泰迪,当深棕色和淡黄色的基因神奇地一综合,它们的毛色谁也不像,像极了毛绒玩具熊。
小小毛孩人见人爱,刚满月就被预订了两条,不是儿子要留一条,小熊和汤包就要和它们所有的孩子骨肉分离了。
留下狗爸狗妈身边的这个宝宝,也得有自己的名字呀!
叫什么好呢?
起名的那天早晨,我们正好吃豆腐皮包子,真是灵光一闪,就叫它“豆包”吧!
小豆包聪明伶俐、乖巧可人,成了我们的掌上明珠,一谈起来就豆包长豆包短的,不知道其它毛孩子心里是啥滋味。
豆包双满月后,我俩遛起了这一家三口,豆包居中,小熊和汤包一左一右,像是护卫着自己的宝宝,在小区里的关注度与回头率还挺高的。
热情的邻居从它们之间的关系、性别、性格,包括名字问这问那,我们都是不厌其烦,有问必答。
每每介绍到小熊时,总感觉它的名字像宝宝的名字,不妥,着实不妥!
小熊改名的事终于摆上了议事日程。
叫它大熊?
那等它老年的时候,岂不是还要再改一次?
不行不行,我俩继续想。
先生说,汤包、豆包的名字中都有个“包”,小熊要么就叫“熊包”吧!
说完他就没忍住笑出声来。
这个名字太丑化我们家小熊了,况且人家现在荣升为狗爸爸了,不行更不行!
我灵机一动,迫不及待地喊出声来:“它们三个都改名,就叫熊宝、汤宝、豆宝。
怎样?”
先生连声称妙:“好好好,我们家的吉祥三宝!”
太贴切了,它们个个都是我俩的心肝宝贝,再多的烦心事,只要看到这些毛孩子,很快就能放一旁,心境逐步平和起来。
熊宝真聪明,没用几天就接受了新名,一喊就有回应,难怪常有人说狗狗的智商相当于几岁的孩童,这话不假。
在我们不间断收养的流浪猫的眼里,吉祥三宝是家里的原住民,长得和它们完全不一样,往往一旦面对面时,它们都非常恐惧,虎视眈眈,猫毛刺起,弓腰哈气,高度防范着,随时准备伸出利爪,进行自卫反击。
其实狗狗们没有一点点恶意,对新进家门的它们只是感到新鲜好奇而己。
我生怕小毛孩对狗狗们的热情有应激反应,自然是立刻驱赶走它们。
狗狗们还算听话,或许早有了经验,知道只要它们进了家门,以后有的是接触机会,对油条当然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