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唐长安城万人空巷,百姓挤满了朱雀大街,翘首以待取经归来的圣僧。
鲜花瓣如雨般从高楼洒落,锣鼓喧天,旌旗招展。玄奘法师骑着白马缓缓行来,
身后跟着三位徒弟——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阳光照在玄奘平静的脸上,
却照不进他眼底深处那一抹难以察觉的阴霾。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阵欢呼,
孩子们爬上父亲的肩膀,只为一睹圣僧风采。猪八戒得意地挥着手,
享受着众人的注目;沙和尚谦逊地低头前行,偶尔向两侧百姓合十回礼;唯有孙悟空,
那双曾经火眼金睛的眸子,此刻却有些躲闪,不像往日那般灵动跳脱。皇宫盛宴上,
李世民亲自为取经团队接风洗尘。金碧辉煌的大殿中,歌舞升平,美酒佳肴络绎不绝。
皇帝举杯向玄奘敬酒:“御弟历经千辛万苦,取得真经,实乃我大唐之福。”玄奘恭敬回礼,
眼角余光却不自主地瞥向身旁的孙悟空。这猴子正抓耳挠腮地吃着蟠桃,举止与往常无异,
但玄奘总觉得哪里不对劲。自真假美猴王风波后,从灵山归来的这一路上,
他时常在深夜惊醒,梦中总有两个孙悟空在云雾中厮杀,其中一个回过头来,
眼中满是哀求和不甘。“悟空,”宴席间隙,玄奘轻声问道,“那日在灵山,如来佛祖面前,
确是你留下了吗?”孙悟空抓桃的手微微一顿,随即咧嘴笑道:“师父这是怎么了?
当然是俺老孙了!那六耳猕猴早被佛祖金钵罩住,现了原形,被我一棒打杀了不是?
”玄奘点点头,不再言语,心中的疑虑却如藤蔓般蔓延。他记得清清楚楚,当金钵抬起时,
地下只剩一具猕猴尸体,而站在他身边的孙悟空,眼神有过一瞬间的陌生。夜深人静,
取经团队下榻的鸿胪寺内,孙悟空独自站在庭院中,仰望着长安城上方的星空。
月光洒在他身上,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若是细看,便能发现这影子时而正常,
时而又会莫名多出一截,仿佛有另一个影子试图挣脱束缚,与之分离。“大师兄可是有心事?
”沙和尚不知何时出现在廊下。孙悟空——或者说,
占据着孙悟空身体的六耳猕猴——迅速收敛心神,转身笑道:“只是想起西行路上的种种,
感慨万千罢了。”沙和尚走近,语气诚恳:“这一路多亏大师兄护持。若非你降妖除魔,
我们难到灵山。”六耳猕猴心中泛起一丝复杂情绪,却很快压了下去。
他拍拍沙和尚的肩膀:“自家师兄弟,说这些做什么。快去歇息吧,明日还要面圣讲经。
”待沙和尚离去,六耳猕猴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
他低头看着自己的双手——这双曾经被如来许诺可得正果的手,如今却沾着另一个灵魂的血。
他记得那日灵山之上,如来的金钵罩下的瞬间,
分明是对准了真正的孙悟空...2取经归来第七日,大唐皇帝下旨,
命玄奘于雁塔寺开坛讲经。消息传出,长安城内万人空巷,百姓早早聚集在寺外,
希望能聆听圣僧宣讲佛法。雁塔寺内香火缭绕,钟声悠扬。玄奘端坐高台,
开始讲解《心经》。他的声音平和清澈,字字珠玑,台下听众如痴如醉。
然而讲到“无眼耳鼻舌身意”处,玄奘忽然停顿,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坐在前排的孙悟空。
真正的孙悟空此刻正被困在六耳猕猴体内,感受到师父的目光,他拼命想要发出信号,
却如同被囚禁在深井之中,只能透过六耳猕猴的眼睛看着外面世界。
他看见师父眼中闪过的一丝疑虑,心中涌起希望,
用尽全部意志力让身体产生细微的反应——右手小指轻微抽搐了一下。
玄奘的确注意到了这个细节。他清楚地记得,悟空思考时习惯性地抽搐左手小指,而非右手。
这个发现让玄奘心中警铃大作,但他不动声色,继续讲经。与此同时,长安城的酒馆茶肆里,
开始流传一些奇怪的言论。“听说了吗?
取经回来的可能不是真大圣...”一个商人模样的男子压低声音对同伴说。“休得胡言!
那日我亲眼所见,圣僧师徒四人驾云而来,怎会有假?
”商人神秘地凑近些:“我有个亲戚在灵山脚下做生意,
他说那日看见两个一模一样的孙悟空进了大雷音寺,
却只有一个出来...”这样的流言起初只是零星出现,但随着时间推移,越传越广,
甚至出现了说书人在茶馆里偷偷讲述“真假美猴王”的改良版本,
暗示真的孙悟空可能遭遇了不测。天庭方面,玉帝召集群臣议事时,
太白金星出列奏报:“陛下,人间有流言称,取得真经归来的并非真正的齐天大圣,
而是当日被如来说成是‘二心’的六耳猕猴。此事关乎佛教与天庭颜面,需谨慎处置。
”玉帝沉吟片刻:“悟空虽曾大闹天宫,但取经路上立功无数,若真被替代,实乃不公。
但如来佛祖亲自鉴辨,岂会有误?”哪吒三太子上前一步:“陛下,儿臣与悟空交手多次,
知其性情。愿往长安一探虚实。”玉帝准奏,哪吒当即驾风火轮直奔长安。此刻的雁塔寺内,
讲经已毕。玄奘推说疲乏,独回禅房。他闭目打坐,心中却波澜起伏。
取经路上的画面一幕幕重现:悟空不顾性命救他于危难,悟空为救孩童与红孩儿恶战,
悟空在他误会时委屈却仍忠心耿耿...“若真是悟空,绝不会在我讲经时心不在焉。
”玄奘睁开眼,眼中已有了决断。夜幕降临,哪吒变化为普通香客模样,混入鸿胪寺。
恰逢猪八戒与沙和尚外出赴宴,只剩“孙悟空”一人在院内练棍。哪吒观察良久,
忽然现出真身:“六耳猕猴!还不现出原形!”六耳猕猴心中一惊,
表面却镇定自若:“哪吒兄弟这是何意?俺老孙听不懂。”“休要骗我!真悟空与人交手时,
总是先发制人,棍法凌厉中带着灵动。而你方才练棍,虽形似却神非,多了几分犹豫谨慎!
”哪吒火尖枪直指对方。六耳猕猴冷笑:“取经多年,俺老孙心性自然有所变化。你若不信,
可去灵山问佛祖!”二人正对峙间,玄奘悄然出现在廊下:“哪吒太子,
贫僧有一法可辨真假。”六耳猕猴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但想到如来金口已定,
又强自镇定下来。玄奘步入院中,从袖中取出一物——正是当年悟空被压五行山时,
他亲手为悟空缝制的一件小衣。“悟空,你可还记得此物?”这一问,
直击两个灵魂最深处的记忆。3那小衣已经褪色,边角磨损,但保存完好。
玄奘将它捧在手中,目光灼灼地盯着眼前的“悟空”。
六耳猕猴脑海中飞速搜索着孙悟空的记忆。是的,他记得这件小衣,
是玄奘在五行山下初遇孙悟空时,见他衣衫褴褛,连夜缝制的。
真孙悟空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带着强烈的情感冲击——那是一个被压五百年后首次感受到的温暖。
“师父...”六耳猕猴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声音有些哽咽。这不是表演,
而是孙悟空记忆带来的真实情感流露。在那一瞬间,六耳猕猴甚至分不清自己到底是谁。
真正的孙悟空在体内疯狂呐喊:“师父!我在这里!这个身体里!
”他感觉到六耳猕猴的意识因情感冲击而产生裂隙,趁机争夺身体控制权。突然,
“孙悟空”的左手不受控制地伸向那小衣,右手却死死按住左手。他的脸孔扭曲,
仿佛有两个灵魂在争夺同一具身体。哪吒大惊:“这...这是怎么回事?
”玄奘眼中含泪:“我早已察觉有异。自灵山归来后,你虽形似悟空,却少了那份赤子之心。
真悟空顽劣却真诚,你则总是带着表演的痕迹。”六耳猕猴终于放弃伪装,
声音变得冰冷:“既然如此,我也不必再演了。不错,我是六耳猕猴。
但这是如来佛祖的安排!他说孙悟空心生二意,难成正果,而我诚心向佛,可代他取经!
”“胡说!”哪吒怒斥,“悟空一路降妖除魔,忠心护师,怎会二心?”就在此时,
六耳猕猴头上的金箍突然发出耀眼金光——那是观音菩萨暗中催动。六耳猕猴惨叫一声,
抱头倒地。在金箍的作用下,两个灵魂同时被逼出体外!霎时间,
院内出现两个虚影:一个是金光闪闪的孙悟空元神,另一个是灰暗模糊的六耳猕猴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