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柴房星光
苏夜蜷缩在草堆上,心口的胎记还在隐隐发烫,像有只不安分的小虫子在皮肉下游走,时轻时重地啃噬着他的神经。
铁锁在门板上晃悠,发出“咔哒咔哒”的轻响,像是在重复父亲临走时的话。
“想不明白就别出来”——他到底要想明白什么?
是想明白为什么力气大就是妖怪,还是想明白该怎么把骨头里的力气像挤羊奶似的挤出去?
月光从木窗的破洞钻进来,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谁撒了把碎银子。
苏夜盯着那些光斑看了半晌,忽然觉得眼皮发沉。
白天抬牛车耗了太多力气,此刻浑身的骨头都在发疼,尤其是肩膀,像被老黄牛踩过似的。
他翻了个身,草堆里的麦秆硌得脊背发痒。
这堆麦秆是昨天刚收的,带着太阳晒过的暖烘烘的气息,每一根都饱满挺括,顶端的麦壳裂开细缝,露出里面圆润的麦粒。
苏夜随手揪起一根,放在指尖捻了捻,麦粒滚落掌心,冰凉坚硬,像颗小石子。
就在这时,心口的胎记突然跳了一下。
不是那种灼烫的疼,而是轻轻的、像心跳一样的震颤。
苏夜愣住了,低头看向掌心的麦粒——在月光下,那粒麦子竟泛着极淡的银光,像是蒙了层薄霜。
他刚要把麦粒凑到眼前细看,指尖的银辉突然扩散开来,顺着指缝钻进柴房的黑暗里。
“簌簌……”墙角的麦垛发出细微的响动。
苏夜屏住呼吸,心脏“咚咚”地撞着肋骨。
他看见那些码得整整齐齐的麦秆在微微颤动,不是被风吹的,而是从根部开始,一节一节地往顶端传导,像有股看不见的力量在里面流动。
更诡异的是,每颗麦粒都亮了起来。
起初只是针尖大的光点,很快就扩散成黄豆大小的银斑,最后整堆麦垛都笼罩在朦胧的银光里,仿佛堆着一捆捆星星。
苏夜看得目瞪口呆,他想起镇上说书先生讲的“龙宫夜明珠”,大概就是这样的光景吧?
银光里,无数条细细的银线从麦壳里钻出来,像初春解冻的溪流,在空气里蜿蜒游走。
它们似乎有灵性,绕着柴房转了两圈,就纷纷朝着苏夜的方向聚拢过来,像归巢的蜂群。
“别过来!”
苏夜下意识地往后缩,后背撞在柴房的土墙上,扬起一阵灰尘。
可那些银线根本不理会他的惊呼,顺着草堆爬到他的手腕上,再沿着胳膊往心口钻。
银线冰冰凉凉的,钻进皮肤时像有根细针轻轻扎了一下,随即就化作一股暖流,顺着血管涌向心口的胎记。
胎记猛地爆发出灼热的温度,比白天抬牛车时更甚。
苏夜觉得浑身的血液都在沸腾,耳边响起“嗡嗡”的鸣响,像是无数只蜜蜂在同时振翅。
他想张嘴喊,却发不出任何声音,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些银线源源不断地钻进体内,在皮肤下游走成细密的网。
恍惚间,他仿佛站在一片无边无际的麦田里。
头顶是漆黑的夜空,缀满了密密麻麻的星星,每颗星星都在旋转,发出清脆的“叮咚”声,像挂在天上的铃铛。
脚下的麦浪翻滚着,银辉从麦根一首蔓延到天际,把天地连成一片发光的海洋。
“这是……哪里?”
苏夜在心里发问,却听见无数个声音在回答,像风吹过麦田的呼啸,又像星星的低语。
他想往前走,却发现自己的身体变得很轻,像片羽毛似的飘了起来。
那些旋转的星星突然加快了速度,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漩涡中心有个银色的月牙,正缓缓向他靠近——那月牙的形状,和他心口的胎记一模一样。
“小夜?
你睡了吗?”
母亲的声音像块石头投入水中,瞬间打碎了眼前的幻境。
银线“唰”地消失了,麦垛的银光也随之熄灭,柴房重新陷入黑暗,只剩下月光透过破洞投下的光斑。
苏夜大口喘着气,额头上全是冷汗,心口的胎记还在发烫,但那股灼热正在慢慢消退,留下淡淡的暖意。
他低头看向自己的手,掌心空空如也,刚才那颗发光的麦粒不知什么时候掉在了草堆里。
可他能清晰地感觉到,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身体里像是多了条小溪,正顺着血管缓缓流淌,所过之处,白天抬牛车留下的酸痛都减轻了不少。
“小夜?”
母亲的声音又在门外响起,带着压抑的哭腔,“娘给你留了馒头,放在窗台上了,你自己拿。”
木窗“吱呀”一声被推开条缝,一个白面馒头从外面递进来,滚落在地。
苏夜赶紧爬过去捡起来,馒头还温着,上面撒着层细细的糖霜,是他最爱吃的那种。
“娘……”他想说点什么,喉咙却像被堵住了。
门外的脚步声顿了顿,母亲的声音带着哽咽:“别怨你爹,他也是为你好。
镇上的人……嘴碎,咱们惹不起,只能躲着。”
她叹了口气,“等天亮了,娘去求王半仙给你画道符,也许就好了。”
苏夜没说话,只是紧紧攥着手里的馒头。
他知道母亲是好意,可他心里清楚,那道符管不了用。
就像父亲说的“藏起来”,也管不了用。
有些东西一旦从骨头里长出来,就再也藏不住了。
脚步声渐渐远去,母亲回屋了。
苏夜拿着馒头坐回草堆,却没胃口吃。
他摸了摸心口的胎记,那里己经不烫了,只是隐隐有些发麻。
他又看向墙角的麦垛,在黑暗里,那些麦秆静静地躺着,和普通的柴草没什么两样,仿佛刚才的银光只是场梦。
可草堆里的麦粒不会说谎。
苏夜扒开草堆,在刚才银线汇聚的地方找到了十几颗麦粒。
它们不像别的麦粒那样暗沉,而是泛着温润的光泽,放在手心里,能感觉到一丝微弱的跳动,像活物的心跳。
他想起刚才幻境里的星空和月牙,忽然有了个奇怪的念头:难道自己的力气,不是什么妖怪的邪术,而是跟星星有关?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他压了下去。
说书先生说过,星星是神仙住的地方,凡人怎么会跟星星有关系?
他一定是被银线烧糊涂了。
可指尖的麦粒还在微微发烫。
苏夜把麦粒小心翼翼地装进贴身的布袋里,又摸了摸心口的胎记。
柴房外传来鸡叫,天快亮了。
他知道等会儿父亲会来开门,会问他想明白了没有。
他该怎么回答?
说自己能让麦子发光?
说自己梦见了星星?
父亲大概会更生气,说不定会把他锁得更久。
苏夜叹了口气,把脸埋进草堆。
麦秆的清香钻进鼻孔,带着阳光的味道。
他忽然觉得很累,不是身体上的累,而是心里的累。
为什么做个普通人就这么难呢?
迷迷糊糊间,他又听见了那种“嗡嗡”的鸣响,比刚才更轻,像在耳边低语。
苏夜睁开眼,看见草堆里的麦粒正在发光,不是那种耀眼的银辉,而是淡淡的、像呼吸一样的微光。
它们的光芒顺着草秆往上爬,在黑暗里勾勒出细小的光路,最终汇入窗外的月光里。
“原来……你们也喜欢月亮啊。”
苏夜喃喃自语。
他忽然不那么害怕了。
如果这些麦子和他一样,都能在夜里发光,那发光就不是什么坏事吧?
就像萤火虫,就像夜明珠,都是好看的东西,为什么到了自己身上,就成了妖怪呢?
也许不是自己错了,是那些人没见过真正的光。
这个念头让苏夜的心里轻松了不少。
他攥紧装着麦粒的布袋,靠着草堆闭上眼睛。
这次没有幻境,只有心口暖暖的感觉,像揣着颗小太阳。
门外传来父亲起床的动静,柴火被点燃的噼啪声,母亲咳嗽的声音……青岚镇还没醒,但苏家的院子己经有了生气。
苏夜知道,等会儿开门的时候,他还是不知道该怎么跟父亲解释,但他不再像刚才那样慌张了。
有些东西,藏不住,那就不藏了吧。
他摸了摸心口的胎记,那里的暖意越来越清晰,仿佛有颗星星在里面慢慢醒来。
柴房外的天空,己经泛起了鱼肚白,新的一天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