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瑶华和唐梓萱,从稚嫩的孩童变成了婷婷玉立的少女,她们的成长见证了唐家药庄的春秋更迭,也映照了绵州这片土地的丰饶与变迁。
唐瑶华,那个曾经在药草间嬉戏的小女孩,如今己出落得亭亭玉立,她的眉宇间继承了母亲的温婉和父亲的坚毅。
岁月在她身上留下了智慧的痕迹,她的眼中闪烁着对药学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她的步伐在药庄中越发自信,每一次触摸药材,都像是与自然对话,每一次翻阅医书,都像是在探索未知的世界。
唐梓萱,那个时常安静地思考,用她那双明亮的眼睛观察着世界的女孩,如今己长成了一个温婉而内敛的少女。
她的举止中透露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气质,她的心中充满了对家族的责任感和对药庄未来的深思。
她的声音虽轻柔,却能在家族的议事中提出独到的见解,她的目光虽温和,却能在药草的种植中发现细微的变化。
九月的绵州,药香浓郁,秋意盎然。
在这个丰收的季节里,自然的恩赐在这片土地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远处,山峦青黛如墨,勾勒出一幅幅宁静的田园画卷,零星的农舍点缀其间,宛如画家随意洒落的笔墨。
近处,药田绿意盎然,每一片叶子在阳光下闪耀着生命的光泽。
唐瑶华站在药庄的木制阁楼上,俯瞰着这片属于唐家的沃土。
微风送来附子的辛辣气息,她深吸一口,将这熟悉的味道牢记心底。
纤细的手指抚过栏杆,木质纹理粗糙的触感分外清晰。
这座阁楼见证了她的成长,也目睹了唐氏药庄的起落。
楼下喧闹声起,瑶华探身望去。
伙计们正搬运新收获的附子,沉重的筐子被小心抬进晒场。
“瑶华,快下来帮忙!”
黎慧清脆而威严的声音响起。
瑶华应声而下,木梯在她脚下发出节奏分明的咯吱声。
来到晒场,她立即投入工作。
她为纤细修长的指尖套上纱织手套,蹲下身,仔细检查每颗附子的品相。
覆着薄纱的指尖拨弄,感受表皮细腻。
鼻子轻嗅,辨别药性浓淡。
“这批附子品相上乘,”瑶华对身旁伙计说道,“务必均匀摊开,确保每颗都能充分沐浴阳光。”
黎慧在旁点头,欣慰于女儿的专注熟练。
“记得翻动,让每一面晒得均匀。”
她补充道。
瑶华抬头,向母亲绽放笑容。
阳光洒在她脸上,映出细密汗珠。
远处,唐翰骑马缓缓而来。
他刚从药市归来,衣襟沾染尘土。
看到妻女忙碌的身影,眼中闪过欣慰光芒。
“爹!”
瑶华兴奋挥手。
唐翰下马,大步走来。
环顾西周,他满意地说:“今年附子收成喜人,忙碌在所难免。”
黎慧接过丈夫缰绳,关切地问道:“药市行情如何?
附子的价格可有波动?”
唐翰点头,神秘一笑:“确有好消息要告诉你们。”
黎慧追问道:“哦?
快说说看,是哪方面的喜讯?”
唐翰这才开始讲述药市所见所闻。
“唐翰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述药市所见所闻。
“今年的药市比往年都要热闹,我们绵州药市红火。
而且我还听说,咱们绵州官药局的分馆要来一位新的管事了。”
黎慧问道:“哦?
是何人担任?”
唐翰笑道:“说起来,还是咱们的熟人。
我在药市遇到了赵家的家主,也就是我的师兄赵翰林,他告诉我,这次来的是他的儿子,名叫赵彦章。”
他继续说道:“这彦章,是我师兄赵翰林派下来历练的,赵家历来替朝廷掌管官药局。
以后彦章住得近,他虽年纪尚轻,但家学渊源。
瑶华要想在药学一道有精进,日后可与彦章多讨教。”
阳光倾泻而下,唐翰的身影在晒场上拉长。
他环顾西周,目光落在那些被精心摊开的附子上,嘴角微微上扬。
“瑶华,你看这些附子,今年的品相格外好啊。”
唐翰轻抚一颗饱满的附子,满意地点头。
瑶华蹲在父亲身边,仔细观察着每一颗附子的纹理。
她抬头,眼中闪烁着求知的渴望:“爹,您刚才提到的赵彦章,他真的对药学有很深的造诣吗?”
唐翰微笑着摸了摸女儿的头:“赵家世代为医,彦章从小耳濡目染,自然有一番见地。
你若有兴趣,不妨多与他交流。”
黎慧在一旁整理着药筐,听到丈夫的话,插入道: “瑶华,要记住咱们唐家的传统。
虽说官药局地位显赫,但咱们的附子可是绵州一绝。
你有天赋又肯努力,将来一定能将咱们唐家的附子发扬光大。”
瑶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手中的动作却没有停下。
她熟练地翻动着附子,确保每一面都能均匀晒到阳光。
傅妈端着一盘新鲜的果子走来,笑眯眯地说:“老爷、夫人、小姐,歇会儿吧,尝尝这刚摘的梨。”
唐翰接过一个梨,咬了一口,汁水西溢。
他看着忙碌的众人,突然想到了什么:“对了,彦章明日就要来拜访,我们得准备一下。”
黎慧闻言,放下手中的活计:“那我得跟梓萱一道参谋,吩咐下去,让客人尝尝咱们绵州的特色。”
唐翰颔首点头,表示赞同。
傅妈赶忙回答:“那我这就去叫大小姐。”
瑶华站起身,拍拍手上的尘土,眼中闪烁着期待:“我也来帮忙,希望能给赵公子留下个好印象。”
黎慧微笑着,眼中满是对女儿的宠爱:“好,那我们母女三人就好好准备一番,让赵公子见识见识我们唐家的热情和手艺。”
夕阳的余晖中,唐家人的笑声和忙碌的身影在药庄中交织,为即将到来的客人准备着。
夜幕降临,星光点缀着绵州的天空,仿佛在为这个药香西溢的小镇编织着美好的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