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围城初建第1章:交易的开端苏晴第一次见到陈阳,
是在市中心最火的那家粤菜馆。包厢里暖气很足,她却觉得指尖有些发凉,
下意识地攥紧了米色羊绒大衣的袖口。对面的男人刚刚坐下,脱下外套搭在椅背上,
露出里面剪裁合体的深蓝色衬衫,肩宽腰窄,是她从小到大审美里最标准的"帅气"模样。
介绍人是她母亲的老同学,此刻正热情地撮合着:"小晴,这就是陈阳,年轻有为,
在建筑公司做项目经理呢。"又转向陈阳,"陈阳,这是苏晴,我们家小晴可是个好姑娘,
性格温柔,家里条件也好。"苏晴努力挤出一个得体的微笑,点头示意:"你好。
"声音比平时低了半分。她知道自己普通,32岁的年纪,眼角有了细微的细纹,
扔在人堆里毫不起眼。这样的自己,能配上眼前这个外形出众的男人,
全靠父母那点家底撑着。这半年来,母亲的念叨像紧箍咒一样:"小晴啊,你不小了,
别再挑了,陈阳这样的条件,错过了就没了。""他家是普通了点,但人踏实,
你嫁过去不受苦。""我们老了,就想看着你稳定下来。"这些话像针一样扎在她心上,
让她那点可怜的自尊心碎得七零八落。她不是不想恋爱,只是一直没遇到心动的人,
不知不觉就成了别人口中的"大龄剩女"。在传统观念的重压下,
她早已没了等待爱情的底气,只盼着能找个"合适"的人,赶紧把自己嫁出去,让父母安心,
也堵住外人的闲言碎语。陈阳礼貌地回笑,目光在苏晴脸上短暂停留了一瞬,便自然地移开,
落在桌上的菜单上:"苏小姐,想吃点什么?这家的烧鹅据说不错。"他的声音清朗,
态度温和,挑不出错处,却也透着一股疏离的客气。苏晴连忙说:"你定吧,我都可以。
"接下来的饭局,气氛不算尴尬,却也绝不热烈。介绍人在中间不停找话题,
从工作聊到兴趣,再聊到家庭。陈阳应对得游刃有余,语气轻松,偶尔还会说个笑话,
逗得介绍人哈哈大笑。苏晴大多时候只是听着,偶尔被问到,才简单答几句,像个局外人。
她能感觉到陈阳的目光很少在她身上停留。她知道原因,自己不是能让男人一眼惊艳的类型。
但她又抱着一丝幻想,或许,他是个不看重外表的人?或许,
他真的能看到自己温顺、顾家的内在?饭局结束时,陈阳主动提出送苏晴回家。车里很安静,
只有空调出风口微弱的风声。陈阳专心开车,苏晴看着窗外飞逝的霓虹,心里七上八下。
快到小区门口时,陈阳才开口,声音很平静:"苏小姐,我觉得我们可以试试。
"苏晴的心猛地一跳,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转过头,看到陈阳目视前方,
侧脸线条流畅,神情却很淡然,没有丝毫喜悦或激动。她知道,这不是因为爱情。
陈阳家境普通,父母是工薪阶层,他在这个城市打拼多年,才勉强站稳脚跟。
而苏家能给他提供的帮助,是他靠自己可能要奋斗十年甚至更久才能得到的。
这是一场心照不宣的交易。她用家世换一个"帅气丈夫"和社会认可,
他用"结婚"换一个更高的起点和安稳的生活。苏晴低下头,看着自己交握在膝盖上的手,
轻声说:"好。"没有浪漫的告白,没有心动的瞬间,甚至连一句"我喜欢你"都没有。
他们像两个被设定好程序的工具人,在双方父母的期待中,被稳稳地推上了通往婚姻的轨道。
接下来的订婚、拍婚纱照、筹备婚礼,一切都进行得有条不紊。双方父母见面时相谈甚欢,
对这门亲事赞不绝口。苏晴的父母满意陈阳的外形和能力,
陈阳的父母则感激苏家的通情达理和经济实力。只有苏晴和陈阳自己知道,
他们之间那道无形的鸿沟,从一开始就存在。拍婚纱照时,摄影师让他们靠近一点,
陈阳的手搭在她的腰上,指尖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僵硬。苏晴靠在他怀里,
闻到他身上淡淡的烟草味,心里却没有丝毫悸动,只有一种麻木的顺从。她想,
或许时间久了就好了。感情是可以培养的,不是吗?就像母亲说的,日子过着过着,
就有感情了。她不知道的是,陈阳心里也在打同样的算盘。他看着身边温顺听话的苏晴,
告诉自己,她是个好女人,适合过日子。虽然没有心动的感觉,但婚姻不就是这样吗?
搭伙过日子,安稳就好。他相信,只要自己努力,总能慢慢接纳她。
他们都对未来抱有一丝虚幻的期待,却都刻意忽略了彼此眼中那份深藏的疏离。
这场以现实为基础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是一场漫长的煎熬。
第2章:面具婚礼婚礼办得极尽风光。苏晴穿着洁白的婚纱,头上戴着璀璨的皇冠,
坐在化妆镜前,看着镜中陌生又熟悉的自己。化妆师正在为她做最后的补妆,
笑着说:"苏小姐,你今天真漂亮,陈先生看到一定会很惊喜的。"苏晴扯了扯嘴角,想笑,
却觉得脸部肌肉有些僵硬。她知道自己今天很漂亮,这是金钱和专业造型师的功劳,
不是她本身的样子。陈阳会惊喜吗?她不确定。她只知道,今天过后,她就是陈阳的妻子了,
这个身份像一个沉重的标签,贴在了她的身上。门被推开,陈阳走了进来。
他穿着笔挺的西装,身姿挺拔,帅得让人移不开眼。看到苏晴,
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艳,随即恢复了惯常的温和:"准备好了吗?该出发了。
"苏晴站起身,点了点头。陈阳很自然地伸出手,苏晴犹豫了一下,
还是将自己的手放进了他的掌心。他的手很温暖,却也很有力,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掌控感。
婚礼仪式在酒店的大宴会厅举行,宾客满座,欢声笑语。双方父母坐在主位上,
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陈阳牵着苏晴的手,一步步走上红毯,接受众人的祝福。
交换戒指时,陈阳看着苏晴的眼睛,语气认真:"我愿意。"苏晴也看着他,
轻声说:"我愿意。"那三个字,说得轻描淡写,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契约,
将他们的余生紧紧捆绑在了一起。敬酒环节是最考验"演技"的时候。面对双方的亲戚朋友,
陈阳表现得体贴入微,不仅替苏晴挡酒,还会在她耳边低声提醒她该怎么称呼长辈。
苏晴则挽着他的胳膊,脸上挂着得体的微笑,配合着他的每一个动作。"小阳啊,真有福气,
娶了这么好的媳妇。"陈阳的大伯拍着他的肩膀,笑得合不拢嘴。"是啊是啊,
苏晴这孩子看着就贤惠。"旁边的亲戚也跟着附和。陈阳笑着道谢,
顺势将苏晴往自己身边带了带,语气宠溺:"是我运气好,能娶到小晴。
"苏晴的脸微微一红,不是因为害羞,而是因为尴尬。她能感觉到陈阳手臂的僵硬,
也能看到他眼底深处那份与表情不符的疏离。但她不能拆穿,只能继续扮演着幸福的新娘。
终于熬到婚礼结束,送走了最后一批宾客。苏晴和陈阳回到了提前布置好的新房。
房间里到处都是喜庆的红色,墙上贴着大大的"囍"字,床上撒满了玫瑰花瓣。
但这浓郁的喜庆氛围,却丝毫驱散不了两人之间的尴尬。陈阳脱下西装外套,
随手扔在沙发上,松了松领带,语气带着一丝疲惫:"今天辛苦了。""你也辛苦了。
"苏晴轻声回应,开始解头上的头纱。接下来的时间,是新婚之夜最尴尬的时刻。
陈阳坐在沙发上,拿出手机刷着新闻,似乎在刻意回避什么。苏晴站在床边,
不知道该坐下还是该去洗澡。空气安静得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
苏晴能感觉到陈阳的目光时不时地落在她身上,却又很快移开。她的心跳得很快,
既紧张又期待,还有一丝莫名的不安。过了一会儿,陈阳放下手机,
站起身:"我先去洗澡了。""好。"陈阳拿着睡衣走进浴室,关上门的瞬间,
苏晴像是泄了气的皮球,瘫坐在床上。她看着镜子里穿着婚纱的自己,突然觉得很可笑。
这场盛大的婚礼,不过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表演,而她和陈阳,都是演技拙劣的演员。
浴室里传来哗哗的水声,苏晴的心乱如麻。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委屈自己,
嫁给一个不爱自己的人。但一想到父母的期望,想到自己"大龄剩女"的身份,
她又觉得无能为力。陈阳洗完澡出来,头发湿漉漉的,穿着一身棉质睡衣。
他看到苏晴还坐在床上,犹豫了一下,说:"你也去洗吧,早点休息。""嗯。
"苏晴拿着睡衣走进浴室,温热的水流过身体,却无法温暖她冰冷的内心。
她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她知道,从今天起,她的生活将彻底改变。
而这场以现实为开端的婚姻,等待她的,恐怕不是温馨和幸福,而是无尽的孤独和煎熬。
洗完澡出来,陈阳已经躺在床上了,背对着她。苏晴犹豫了一下,还是掀开被子,
躺在了床的另一边。两人之间隔着一条明显的缝隙,像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黑暗中,
苏晴睁着眼睛,看着天花板上模糊的光影。她能听到陈阳均匀的呼吸声,
却感觉他们之间隔着万水千山。她轻轻叹了口气,闭上眼睛。或许,这就是命吧。
她这样安慰自己,却无法抑制住心底那份越来越强烈的不安。这场看似完美的婚礼,
不过是围城的第一道门。他们以为自己找到了安稳的归宿,却不知道,这扇门的背后,
是更深的禁锢和窒息。第3章:无声的鸿沟婚后的生活,平静得像一潭死水。
苏晴辞去了原来的工作,按照母亲的建议,在家里做起了全职太太。
她每天的生活很规律:早上起床为陈阳准备早餐,然后打扫卫生、买菜做饭,
下午要么看看书,要么学学插花,晚上等陈阳回来一起吃晚饭。陈阳的工作很忙,经常加班,
有时候还会出差。他对苏晴的态度很客气,甚至可以说是温柔,会记得她的生日,
会在出差时给她带礼物,但那份温柔里,始终带着一丝疏离,
像是在对待一个关系不错的朋友,而不是妻子。他们很少有深入的交流。晚餐时,
陈阳大多时候在看手机新闻,或者聊一些工作上的事情。苏晴静静地听着,偶尔插一两句话,
却总觉得自己和他不在一个频道上。有一次,
苏晴兴高采烈地跟陈阳说自己学会了做提拉米苏,想晚上做给他吃。陈阳头也没抬,
一边看着手机一边说:"不用了,我不太喜欢吃甜食,而且晚上吃太多容易胖。
"苏晴的热情瞬间被浇灭,她低下头,小声说:"哦,好。"还有一次,陈阳出差回来,
给苏晴带了一条项链。苏晴很高兴,当场就戴上了,问他好看吗。陈阳看了一眼,
点了点头:"好看。"语气平淡,没有丝毫波澜,就像在说"今天天气不错"一样。
苏晴知道,陈阳不是故意冷落她,他只是真的对她没有兴趣。他的心里,没有爱情的位置。
他们的三观不合,在生活的琐碎中暴露无遗。苏晴喜欢周末宅在家里,看看电影,做做家务,
觉得这样安稳的日子很幸福。但陈阳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周末就应该出去放松一下,
要么和朋友聚会,要么去爬山、打球。有一个周末,陈阳约了朋友去郊外露营,
问苏晴要不要一起去。苏晴犹豫了一下,说:"我不太喜欢露营,觉得太麻烦了,
而且晚上睡在外面不舒服。"陈阳皱了皱眉,语气有些不悦:"你就是太宅了,
整天待在家里,人都快发霉了。出去走走,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多好。""我觉得在家挺好的,
安安静静的。"苏晴小声反驳。"算了,跟你说不通。"陈阳不再说话,拿起外套就出门了。
苏晴看着他的背影,心里一阵委屈。她不明白,为什么陈阳就不能理解她的喜好呢?
为什么一定要强迫她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而在陈阳看来,苏晴的生活太乏味、太单调了。
她没有自己的社交圈,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除了做家务就是看那些无聊的家庭剧。
他觉得和苏晴在一起很无聊,没有共同话题,更没有精神上的共鸣。他原本以为,
结婚后只要自己努力,就能慢慢接纳苏晴。但现在他发现,自己错了。
感情不是靠努力就能培养出来的,没有心动的感觉,再怎么相处,也只能是熟悉的陌生人。
他开始越来越晚回家,有时候甚至会以加班为由,在公司待到深夜。
他宁愿在公司对着冰冷的电脑,也不愿意早点回家面对那个充满压抑气氛的家。
苏晴能感觉到陈阳的变化。他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话越来越少,看她的眼神也越来越冷淡。
她知道,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有一天晚上,陈阳又是很晚才回来。苏晴坐在客厅里,
没有开灯,静静地等着他。听到开门声,苏晴才站起来,打开了灯。陈阳看到她,愣了一下,
语气带着一丝惊讶:"你怎么还没睡?""等你。"苏晴的声音有些沙哑。陈阳脱下外套,
走到她面前,皱了皱眉:"这么晚了,早点睡吧,我很累。""陈阳,我们能谈谈吗?
"苏晴看着他,眼神里充满了期待。陈阳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坐在了沙发上:"谈什么?
""我们之间,到底怎么了?"苏晴的声音有些颤抖,"你是不是很不喜欢我?
是不是后悔和我结婚了?"陈阳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小晴,我没有后悔和你结婚。
只是,我们可能真的不太合适。""不合适?那你当初为什么要同意和我试试?
为什么要和我结婚?"苏晴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陈阳看着她,
眼神里有些复杂:"我以为我们可以慢慢磨合,我以为婚姻就是搭伙过日子。但现在我发现,
我做不到。我对你,没有那种心动的感觉。"苏晴的心像被刀割一样疼。
她一直都知道这一点,却不愿意相信。现在听到陈阳亲口说出来,她再也无法自欺欺人了。
"那你想怎么样?"苏晴擦干眼泪,声音带着一丝绝望。"我不知道。"陈阳摇了摇头,
"我只是觉得很累,很压抑。"那天晚上,他们聊了很久。
陈阳第一次坦诚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说他渴望爱情,渴望自由,而这段婚姻,
让他感到窒息。苏晴也说出了自己的委屈和不安,她说她只是想找一个人安稳地过日子,
她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但聊来聊去,他们还是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他们就像两条平行线,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交汇。那天晚上之后,
他们之间的气氛更加冰冷了。陈阳不再刻意掩饰自己的疏离,苏晴也不再努力讨好他。
他们依旧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却像两个合租的室友,客气而陌生。
苏晴常常一个人坐在沙发上,看着窗外发呆。她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她觉得自己就像一个被困在牢笼里的鸟,无论怎么挣扎,
都飞不出去。而陈阳,看着苏晴沉默的背影,心里也充满了烦躁和无奈。他开始在心里盘算,
是不是该找个借口,结束这段令人窒息的婚姻。但一想到双方父母的期望,
想到自己现在拥有的一切,他又犹豫了。他知道,一旦离婚,他不仅会失去苏家的支持,
还会被贴上"离婚男人"的标签,在亲戚朋友面前抬不起头。传统观念的枷锁,
像一张无形的网,将他牢牢地困住。他们都是被传统观念绑架的可怜人。
在这场名为"婚姻"的围城里,他们互相消耗,彼此折磨,却都找不到解脱的出口。而这,
仅仅只是个开始。
第二部分:裂痕加深第4章:父母的"催生符"婚后的沉默像一层越来越厚的灰,
覆盖了新房里的每一个角落。苏晴和陈阳的相处模式已经固定:礼貌的疏离,客气的沉默,
以及偶尔因琐事爆发又迅速归于平静的冷战。最先察觉到不对劲的是双方父母。
苏晴的母亲每周都来"视察",美其名曰送些家里做的菜,实则是旁敲侧击地打探。
她看着女儿日渐沉默的脸,和女婿越来越晚归的身影,心里跟明镜似的。但她不说破,
只是每次临走前,都会拉着苏晴的手,语重心长地说:"小晴啊,女人这辈子,
最终还是要靠孩子。你和陈阳都老大不小了,该把生孩子提上日程了。有个孩子,
这个家才算是完整的,你们俩的感情也能更稳固。"陈阳的母亲来得更直接。
她会当着陈阳的面,给苏晴夹菜,话里有话地说:"苏晴啊,你看你这身子骨,得好好补补。
我们老陈家就盼着早点抱孙子呢。陈阳,你也是,工作再忙,也得顾着家里,
别让我们老两口等急了。"一开始,苏晴和陈阳都还能应付。苏晴会红着脸点头,
说"知道了妈";陈阳则会打着哈哈,说"快了快了,我们有计划"。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催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家庭聚会时,几乎所有亲戚都会把话题绕到孩子身上。"小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