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瑾站在窗前,手里捏着一只白色的马克杯,杯沿上还残留着一点未干的唇印。
她的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杯中的茶水己经冷了,浓郁的茶香与屋外潮湿的气息混合在一起,带来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压抑。
卧室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轻轻地,带着点刻意的克制。
母亲推门而入,脸上还带着厨房里余留的油烟气味。
她的眉头微蹙,目光落在苏瑾的身上,像是在寻找某种答案。
“你怎么还在这里?
饭都快凉了。”
母亲的声音不高,却有种不容抗拒的力量。
苏瑾没有回应,只是低头看着杯中的茶叶沉浮。
母亲走近几步,语气陡然变得锋利:“你是不是又忘记去超市买酱油了?
我让你出门的时候顺便买点回来,你现在倒好,什么都没带回来!”
苏瑾咬了咬嘴唇,想要解释什么,却发现嗓子干涩得发不出声。
她想说自己今天在单位加班,回来时天色己晚,雨又下得大,街角的小超市己经关门了。
可是这些理由在母亲的质问面前变得苍白无力。
母亲叹了一口气,声音里满是失望:“你怎么总是这样粗心?
家里的事你从来不上心,叫你做点小事都做不好。
你看看你自己,成天就知道发呆,难怪什么都做不好!”
苏瑾的胸口微微收紧,像是被什么无形的东西勒住了。
她想要辩解,想要告诉母亲,自己其实很努力地在生活,工作上也很拼命,只是有时候真的会有些力不从心。
可她知道,这些话母亲从来都听不进去。
空气里弥漫着雨水的凉意,还有母亲责难后的沉默。
苏瑾觉得自己像是一只被困在玻璃罐里的小虫,无论怎么挣扎,都逃不开那层无形的桎梏。
母亲见她不说话,脸色更加难看了,“你倒是说话啊,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还跟小时候一样,出了事就只会低头不语?
你让我怎么放心你以后一个人在外面生活?”
苏瑾的手指在杯子上用力,指甲陷进掌心里带来隐约的痛楚。
她努力抬头,看向母亲,声音低低的:“对不起,妈。
我下次会记得。”
母亲冷哼一声,转身离开卧室,房门被重重带上,发出一声闷响。
雨声在这一瞬间似乎被放大了许多,敲击在窗玻璃上,仿佛也在责备她的无能与懦弱。
苏瑾默默坐回床沿,把冷掉的茶水一饮而尽。
苦涩的味道顺着喉咙滑下去,带来一阵短暂的清醒。
她想起童年时,也是这样阴冷的雨天,母亲在厨房里忙碌,她在客厅写作业,因为一道数学题怎么也算不出来,母亲便在她身后低声责备:“怎么这么笨呢?
别人家的孩子早就会了,你怎么还不懂?”
那时候的自己,会偷偷抹眼泪,可还是乖乖地低头继续算题。
她以为长大以后,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可是时光流转,她却依旧是那个在母亲面前被不断否定的小女孩。
雨下得更大了,城市的轮廓在水雾中变得模糊不清。
苏瑾把杯子放回桌上,慢慢走向书桌,拿起手机,屏幕上是一条未读消息,是同事发来的:“明天还要加班吗?
注意别感冒了。”
她看了看窗外黑沉沉的天色,心里像压了一块湿漉漉的棉花。
她想起刚进公司的时候,母亲说:“你得多上进点,别让人看不起。”
后来工作上的压力越来越大,她每次回家都小心翼翼,生怕把情绪带给母亲。
可现在,她发现无论自己怎么努力,母亲的目光里永远只有失望,永远看不见她的辛苦和疲惫。
苏瑾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她很想问母亲一句:“我是不是哪里做错了?”
可她知道,这个家里,理解永远比责备来得更难。
她站起身,站在窗前,伸手推开一点窗户,让雨水的气息涌进房间。
冷风裹挟着湿意扑在脸上,让她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楼下马路上的路灯像一团模糊的黄晕,被雨水拉成长长的线。
远处有小孩的哭声,断断续续,和她心里的无助重叠在一起。
屋内的时钟滴滴答答,像是提醒着时间的流逝。
苏瑾坐回书桌前,翻开工作文件,却怎么也无法集中注意力。
母亲的责难像一只无形的手,把她的心一点点揉碎。
她又开始自责,责怪自己为什么总是做不好,为什么明明很努力,却还是被否定。
“如果我能再细心一点,是不是就不会被妈妈骂了?”
她在心里一遍遍问自己。
雨还在下,窗外的世界越来越模糊。
苏瑾把头埋在臂弯里,任由眼泪悄无声息地滑落。
她不敢哭出声,只能在黑暗里默默咽下所有的委屈和难过。
她想,也许有一天,自己会变得足够坚强,不再被母亲的责难击倒。
可在这个夜晚,冷雨之下,她依旧只是那个渴望被理解的小女孩。
夜色渐深,雨声依旧,屋内的光线渐渐昏暗下来。
苏瑾坐在桌前,眼神空洞,心中却被一层厚重的阴影包裹。
她知道,明天依旧要早起,依旧要面对母亲的冷言冷语,也许还有更多的误解和责备。
可她也明白,不管多么难熬的夜,总会过去。
只是,在这冷雨之下,她的孤独与无助,只有自己能够体会。
苏瑾轻轻擦去脸上的泪痕,深吸一口气,合上文件。
雨水还在窗外流淌,而她的心,却愈发沉入无声的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