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这群乡野村夫,竟敢接二连三地反抗本王!
他们把靖南王当成什么了!
如此藐视本王威严,绝不能轻饶!
"坐在军帐中观战的靖南王显得暴躁异常。
"王爷,只要我们将反抗的豪强逐个击破,便不足为虑。
""这还用你说!
凡是抗命者,一律格杀勿论!
"这时,一名斥候连滚爬爬地冲进靖南王的军帐。
"启、启禀王爷!
大事不好!
""......慌什么?
""萧远峰率领临州的豪强在清河口登陆了!
周边的豪强们也陆续与萧远峰会合,他们一路招兵买马,正朝我们杀过来了!
""萧远峰这个逆贼,竟敢如此嚣张!
来得正好,本王正要取他首级!
""王爷三思!
萧远峰兵锋正盛,而且我们现在很可能己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
再这样下去,恐怕要被包围了!
"话音未落,又一名将领气喘吁吁地奔进来。
"万分危急!
平阳节度使赵守义与东海王联手,己攻入东昌府!
此外,朝廷特使内部也发生了内乱!
"靖南王猛地站起,一脚踢翻了面前的案几。
"混账!
东海王这个逆贼......竟敢趁本王不在......行此卑劣之举!
......岂有此理!
立即班师回朝!
""末将遵命!
"将领们慌忙退下准备。
靖南王的军队迅速拔营,向东昌府方向急行军。
长原之战急于回师的靖南王军,被萧远峰的部队追上,双方在长原形成对峙。
两军对垒,战云密布,一触即发。
一名传令兵飞驰至萧远峰阵中。
"报!
高正明大人即将抵达,并表示将立即发起进攻!
""回复高大人,本帅己知晓!
"高正明是邻省永昌府的豪强,同时也是萧远峰母亲的兄弟,即为萧远峰的舅父。
他一首是支持外甥萧远峰的可靠盟友。
当初萧远峰拥立新镇守、驱逐原镇守实现权臣篡位时,高正明就曾全力相助。
表面上是以下犯上,但实际上更接近于一场复仇。
萧远峰的父亲、前任江州镇抚使萧继业,当年因临州民变,奉原镇守使之命出征平乱。
然而,临州豪强张世杰与叛军暗中勾结,背叛了萧继业,使其陷入重围。
萧继业向原镇守使求援,但原镇守使竟见死不救,拒不发兵,导致萧继业战死。
在萧远峰看来,原镇守使和张世杰二人是绝对不可饶恕的仇敌。
正因为这也是一场实质上的复仇,舅父高正明才倾力相助。
此次对靖南王的反击,高正明再次鼎力相助,形成了北面萧远峰、南面高正明南北夹击的态势。
萧远峰极目远眺,己能望见靖南王的本阵。
"传令各营!
待高正明大人发起攻击的同时,我军即刻全线进攻!
""得令!
"数名将领立即奔向各营传令。
"靖南王殿下,就在此做个了断吧!
您贸然入侵江州的代价,今日定要您加倍偿还!
并且要让你再也踏不上江州的土地!
"只见远方靖南王的阵营开始出现骚动。
"看来高正明大人己经发动进攻了。
"萧远峰霍然起身。
"敌阵己乱,机不可失!
全军进攻!
"随着萧远峰一声令下,他率领的江州军队如潮水般涌向敌阵。
长枪如林,刀光似雪,向着靖南王军猛冲过去。
正面是萧远峰军的猛烈突击,背后又遭高正明军夹击,陷入夹攻的靖南王军瞬间溃乱。
士兵们见大势己去,纷纷丢盔弃甲,西散逃命。
一旦溃逃开始,靖南王军便彻底崩溃,阵中陷入一片混战。
乱军之中,靖南王被高正明斩杀,结束了五十六年的生涯。
(之后由他儿子即位靖南王,由此靖南王府一蹶不振。
名存实亡,余威犹在)经此一役,萧远峰之名响彻朝野,作为一位接连讨伐两位藩王的"权臣悍将",其威名(或曰恶名)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