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隔屏诉忧,暧意相抵。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十月的风带着凉意,吹进广东的夜晚,也吹进方晴天的书桌前。

台灯下,数学试卷摊开着,最后一道函数题的辅助线画了又擦,擦了又画,草稿纸上写满了凌乱的公式,可答案依旧像藏在雾里,怎么也抓不住。

手机屏幕亮了又暗,她盯着那道题,眼眶突然就红了。

楼下传来妈妈的声音,带着熟悉的期许:“晴天,今天老师发的模拟卷做完了吗?

隔壁家的雨欣这次数学考了年级前十,你可得加把劲,妈妈还指望你考上重点呢。”

方晴天攥紧了笔,指尖泛白。

她知道妈妈是为了她好,可那些“望女成凤”的期待,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得她喘不过气。

她不是不努力,可数学像是一道跨不过的坎,任凭她怎么学,错题本堆了厚厚一叠,成绩依旧在中游徘徊。

“知道了。”

她对着楼下应了一声,声音轻得像羽毛,转身趴在书桌上,把脸埋进臂弯里,鼻尖酸酸的。

犹豫了很久,她还是点开了那个熟悉的对话框,指尖带着委屈,敲下一行字。

方晴天:程嘉瑞,我好像真的好笨啊……数学题怎么都学不会,妈妈又在说隔壁雨欣考得好,我真的好没用。

[哭泣]消息发出去的瞬间,眼泪就掉了下来,砸在手机屏幕上,晕开了那些带着委屈的文字。

她以为程嘉瑞在忙,却没想到几秒钟后,手机就震动了起来——是他发来的语音。

她点开,程嘉瑞的声音带着刚结束学习的沙哑,却温柔得像晚风:“怎么会笨呢?

只是还没找到窍门而己。

我当年学函数的时候,也卡了半个月,后来把错题一道一道拆开来分析,慢慢就懂了。”

紧接着,又一条语音发了过来,语气里藏着小心翼翼的体谅:“阿姨也是太着急了,她只是不知道,你己经很努力了。

别给自己太大压力,不会的题我们慢慢来,我陪着你一起分析,好不好?”

方晴天靠在椅背上,听着他的声音,眼泪掉得更凶了,却不是因为委屈,而是因为那份恰到好处的理解。

她吸了吸鼻子,打字回复:“可是妈妈每天都在说,我怕我达不到她的期望,我怕她失望。”

程嘉瑞:我懂。

就像我爸妈,总说“你都二十五了,该找份稳定工作”,可我想考博,想再读几年书,他们总觉得我“不务正业”。

看到这句话,方晴天愣住了。

她一首知道程嘉瑞考研压力大,却不知道他考完研后,还要面对这样的两难。

她握着手机,等着他继续说下去。

程嘉瑞:今天我妈又打电话来,说邻居家的儿子都进国企了,工资稳定,让我别再“折腾”学历,赶紧找份工作结婚。

可我真的想再读几年,想把专业学深一点,可看着爸妈鬓角的白头发,我又觉得自己很自私。

方晴天的心轻轻揪了一下。

她想象着程嘉瑞坐在合肥的书桌前,一边是自己的学术理想,一边是父母的期盼,那种两难的境地,一定比她的数学题更让人苦恼。

她指尖轻轻敲击屏幕,语气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温柔:“这不是自私呀。

你努力考研,又想考博,都是为了自己的未来,叔叔阿姨只是担心你太累,他们只是用自己的方式爱你而己。”

方晴天:就像我妈妈,她总说雨欣考得好,其实也是怕我以后后悔,怕我输在起跑线上。

我们都在为了别人的期待努力,却忘了自己也在偷偷扛着压力。

屏幕那头的程嘉瑞看着这句话,疲惫的眉眼瞬间柔和下来。

他沉默了几秒,没有再讲大道理,而是换了个语气,发来了一条长长的语音,声音轻缓得像在讲睡前故事:“晴天,我给你讲个小故事吧。

以前我考研的时候,认识一个学姐,她数学特别差,第一次模考才考了五十分,她妈妈也总说‘你怎么这么不争气’,那时候她每天都躲在图书馆哭,觉得自己肯定考不上了。”

方晴天的耳朵轻轻竖了起来,指尖停止了敲击,安安静静地听着。

“后来她没急着赶进度,每天只吃透一道错题,把每个知识点拆成小步骤,慢慢啃。

有次她跟我说,看着错题本上的红勾越来越多,突然就不怕了。

最后她考研数学考了一百一十分,考上了自己喜欢的学校。”

程嘉瑞的声音带着笑意,“你看,没有人一开始就很厉害,那些看起来很轻松的人,都在偷偷慢慢走。

你现在只是暂时没找到方法,不是笨,更不是没用。”

他顿了顿,又轻轻说:“至于阿姨的期待,你可以试着跟她说说你的努力呀。

比如‘妈妈,我今天弄懂了两道以前不会的题’,她知道你在往前走,就不会再那么着急了。

就像我,后来跟我爸妈说‘我想考博,是想以后能有更多选择,不用为了生计将就’,他们虽然还是担心,但也慢慢松口了。”

语音结束后,屏幕安静了几秒,方晴天的眼泪慢慢止住了。

她看着窗外的月光,程嘉瑞的声音好像还在耳边,那个关于学姐的小故事,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像一束温柔的光,轻轻照进了她纠结又委屈的心里。

她拿起手机,指尖带着暖意,敲下回复:“谢谢你,程嘉瑞。

听你这么一说,我好像没那么难受了。

原来大家都有慢慢走的时候,我不用急着跟别人比。”

程嘉瑞:对呀,你只要跟昨天的自己比就好。

今天比昨天多懂一道题,就是进步啦。

[笑脸] 数学题先放一放吧,别熬太晚,明天我再帮你理思路,今天先好好休息,好不好?

方晴天:好~ 你也别太累了,考博的事也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叔叔阿姨会慢慢理解你的。

程嘉瑞:嗯,我们都慢慢来。

那晚,方晴天没有再对着数学题钻牛角尖,而是早早洗漱睡了。

睡前,她收到程嘉瑞发来的一张照片——是合肥的夜空,月亮很圆,他配文:“今晚的月亮,也照到广东啦,晚安,我的小晴天。”

方晴天看着那张月亮的照片,嘴角忍不住上扬,心里的压力和委屈,都被那个温柔的小故事,和那句“慢慢来”悄悄化解了。

屏幕两端,广东的房间里,方晴天带着安心的笑意进入了梦乡;合肥的台灯下,程嘉瑞看着对话框里的“谢谢”,疲惫的脸上也露出了温柔的笑。

他们都懂对方的不易,不用刻意安慰,只需一个小故事,一句“慢慢来”,就能让千里之外的彼此,在压力重重的日子里,找到一份属于他们的温暖与力量。

那些藏在屏幕里的抱怨与倾听,那些跨越山海的理解与陪伴,慢慢变成了彼此最坚实的依靠,让两个被期待推着走的人,终于学会了在疲惫时,停下来,陪着对方,慢慢往前走。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