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初展才华
雕梁画栋,玉石铺地,宫殿内的装饰奢华至极。
宫殿的墙壁上绘着精美的壁画,有山川河流、花鸟鱼虫,每一笔都栩栩如生。
玉石铺就的地面光滑如镜,能清晰地映出人的倒影。
楚墨尘带着叶澜风来到一处偏殿,吩咐下人准备热水与新衣,让叶澜风好好洗漱整顿一番。
待叶澜风换好衣物出来,楚墨尘己命人备好茶点。
两人相对而坐,楚墨尘开口道:“你我既己相识,往后你便在这宫中住下,我倒要好好了解了解你这有趣的孩子。”
叶澜风点头应下,心中也对未来在皇宫中的生活充满期待。
他偷偷打量着楚墨尘,心中好奇这位帝王究竟有着怎样的脾性。
在皇宫安顿下来后,叶澜风深知,想要站稳脚跟,需寻找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
一日,宫中一位贵妃突然身患怪病,卧床不起。
太医院众太医们会诊多日,却依旧束手无策。
这位贵妃平日里深受楚墨尘宠爱,她的病让楚墨尘忧心忡忡,在宫中张贴皇榜,广寻良医。
叶澜风得知此事后,心中一动,决定毛遂自荐。
他揭下皇榜,被带到了贵妃的寝宫。
只见叶澜风不慌不忙,先是仔细观察贵妃的面色,那苍白中透着晦涩的病容,在他眼中皆是病症的线索。
贵妃的嘴唇干裂,毫无血色,眼神黯淡无光,整个人显得十分虚弱。
她的呼吸微弱而急促,仿佛每一次呼吸都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接着,他伸出手,手指轻轻搭在贵妃的手腕上,把脉时,眼神专注而坚定。
他微微皱眉,感受着脉象的细微变化,心中暗自思索病症的根源。
随后,他又耐心地询问了贵妃身边的宫女,关于贵妃日常起居的诸多细节,从饮食偏好,到睡眠质量,再到日常的情绪变化。
宫女们一一作答,叶澜风认真倾听,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他时而微微点头,时而提出一些问题,力求全面了解贵妃的情况。
一番诊断后,叶澜风心中己有了判断。
他上前一步,向楚墨尘和在场众人说道:“贵妃娘娘这是因情志不舒,又兼感外邪,导致体内气血不畅。
只需用我开的几剂草药调理,再配合针灸之法,定能好转。”
楚墨尘看着眼前这个年纪轻轻的少年,心中虽存疑虑,但此刻也无更好的办法,只好应允。
叶澜风亲自动手煎药,他对火候的把控精准到位,药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他守在药炉旁,眼睛紧紧盯着炉火,不时调整着火候大小。
药香渐渐飘散,引得周围的人纷纷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陶醉的神情。
施针时,他手法娴熟,每一针落下,都仿佛带着治愈的力量。
他手持银针,快速而准确地刺入贵妃身上的穴位,手法之熟练,让在场的太医们都不禁暗暗佩服。
他的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仿佛在进行一场艺术表演。
起初,众人只是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
然而,几日后,贵妃的病情竟真的有了明显好转,原本苍白的脸色渐渐泛起了一丝血色。
不出半月,贵妃己能下床走动,恢复了往日的神采。
此事一出,在宫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叶澜风的医术之名,开始在宫廷中悄然传开。
楚墨尘此时望向叶澜风的眼神,多了几分赏识与探究,这少年的医术,着实让他意外。
他开始重新审视这个看似平凡却又充满惊喜的少年。
宫中每逢佳节,都会举办盛大的宴会。
这一年中秋,宴会之上,歌舞升平。
宫殿内灯火通明,巨大的水晶吊灯悬挂在天花板上,散发着璀璨的光芒。
***们身着华丽的服饰,在舞台上翩翩起舞,长袖飘飘,舞姿婀娜。
她们的舞步轻盈,旋转间彩带飞扬,仿佛是一群下凡的仙女。
酒过三巡,楚墨尘兴致颇高,提议在座众人吟诗助兴。
叶澜风此前一首低调,众人对他的文采并不了解。
此刻,他微微思索,便吟诵出一首意境优美的中秋诗:“玉盘高悬照宫阙,金风送爽入华筵。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怜。”
诗句一出,满座皆惊。
众人纷纷转头看向这个此前并不起眼的少年,眼中满是惊叹。
楚墨尘也不禁一愣,他没想到,叶澜风不仅医术高明,文采竟也如此出众。
他的目光紧紧锁在叶澜风身上,心中暗自思忖,这少年身上,究竟还藏着多少惊喜。
他对叶澜风的兴趣愈发浓厚,想要探究他更多的秘密。
宴会进行到***,一位乐师弹奏起一曲悠扬的古筝曲。
古筝的声音清脆悦耳,如泉水叮咚,流淌在宫殿的每一个角落。
叶澜风听着听着,不禁心有所感。
他起身走到琴前,对众人说道:“容我为大家添一段曲子。”
说罢,便坐下来,轻抚琴弦。
他弹奏的曲子融合了现代音乐的灵动与古代音律的典雅,独特的旋律如潺潺流水般流淌而出,在场之人皆沉醉其中。
楚墨尘更是听得入神,望着叶澜风专注的模样,心中泛起一丝别样的涟漪。
在这之前,他虽对叶澜风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此刻,叶澜风展现出的音乐才能,再次让他惊艳。
他看着叶澜风,眼神中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情愫,仿佛在那一瞬间,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充满魅力的叶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