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公共设施争端
西合院的公共路灯不知为何突然坏了好几盏,每到夜晚,院子里就变得昏暗不明,居民们出行十分不便。
于是,关于路灯维修费用的分摊问题,在西合院中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一天傍晚,西合院的居民们聚在了院子里,讨论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这路灯坏了,大家晚上走路都不安全,得赶紧修。”
王大嫂满脸忧虑地首先说道。
她一边说着,还一边用手指向那盏己经不亮的路灯,仿佛生怕别人看不到它似的。
“是啊,这要是有人不小心摔一跤可怎么办呢?”
人群中有人附和着王大嫂的话。
这时,一首沉默不语的李奶奶皱起了眉头,忧心忡忡地开口说道:“那这维修费用怎么算?
总不能让一家出吧。”
她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
“我觉得应该按人头算,这样最公平。”
身材高大的赵大哥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双手抱在胸前,显得十分自信。
然而,这个提议刚一出口,就遭到了刘阿姨的强烈反对:“按人头算不公平!
有的人家人口多,但是住房面积小;而有的人家人口少,房子却大得多。
所以应该按照每家的房屋面积来分摊费用才合理。”
刘阿姨据理力争,毫不示弱。
一时间,众人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现场气氛变得异常热烈起来。
有的人支持按人头算,有的人则坚持要按房屋面积来分摊,还有人提出了其他各种各样的方案。
大家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
就在这场激烈的争论陷入僵局的时候,一首站在一旁静静倾听的杨峰终于开口说话了。
只见他清了清嗓子,缓缓地说道:“各位邻居先别着急,我想听听大家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想法。
也许我们可以综合考虑一下各种因素,找到一个让大家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听到杨峰这么一说,原本喧闹的场面渐渐安静了下来。
人们开始认真思考起彼此的观点和理由,并尝试从对方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经过一番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之后,最终大家达成了一致意见——采取一种折中的方式来分摊维修费用。
即根据每家的实际情况,将人头数和房屋面积等因素都纳入考量范围,然后通过一定的计算方法得出各自需要承担的费用份额。
就这样,关于路灯维修费用的争议得到了圆满解决,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因此变得更加和谐融洽了。
林晓也忍不住说道:“要不咱们先看看修路灯需要多少钱,再商量怎么分摊。”
“那也得先定个方案,不然到时候又要扯皮。”
张大爷说道。
杨峰看着争论得面红耳赤的居民们,清了清嗓子说道:“大家先别吵,咱们冷静下来好好想想。”
然而,大家的情绪都很激动,根本听不进去杨峰的话。
“杨峰,你是个文化人,你说说该怎么分摊?”
有人把矛头指向了杨峰。
杨峰心里明白,这个问题不好解决,无论怎么分摊,都会有人觉得不公平。
但他又不想看到大家因为这件事而伤了和气。
“我觉得咱们可以先请个师傅来看看,估算一下维修费用,然后再根据每家的经济情况来商量分摊的比例。”
杨峰小心翼翼地说道。
“什么叫根据经济情况?
这怎么算?”
王大嫂质问道。
杨峰耐心地解释:“比如说,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可以多承担一些,经济条件差一点的就少承担一些。
但具体的比例,咱们可以一起商量。”
“那谁来判断经济条件好不好?
这不是更麻烦了吗?”
刘阿姨说道。
杨峰一时语塞,他发现自己的提议并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
这时,一首沉默的李奶奶说道:“我看啊,还是按房子面积算吧,这样比较清楚。”
“不行,我不同意!”
王大嫂坚决反对。
场面再次陷入混乱,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
杨峰感到十分无奈,他试图调解,但每次他刚开口,就被别人的声音盖过。
“大家别吵了,这样吵下去也不是办法。”
林晓也着急地说道。
可是没有人听他们的,争论还在继续。
杨峰决定先暂时离开这个混乱的场面,他回到房间,拿出了那本神秘的书,希望能从金手指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他集中精神,书中果然出现了一些画面。
他看到在过去,西合院也遇到过类似的公共设施维修问题,但当时的居民们通过共同协商,制定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
杨峰仔细观察着那些画面,试图从中找到灵感。
突然,他想到了一个主意。
他再次来到院子里,大声说道:“大家听我说,我有个新的想法。”
喧闹的院子渐渐安静下来,大家都看着杨峰。
“我们可以成立一个维修基金,每家先出一点钱,放在这个基金里。
然后请师傅来维修路灯,剩下的钱就留着以后用于其他公共设施的维护。
这样既解决了这次路灯维修的费用问题,也为以后做了准备。”
杨峰说道。
“这个主意听起来不错。”
林晓第一个表示支持。
“那每家出多少钱呢?”
王大嫂问道。
杨峰想了想:“咱们可以根据房子的面积先大致估算一个基数,然后再根据每家的实际情况进行微调。”
“这能行吗?”
李奶奶还是有些担心。
“我觉得可以试试,总比一首这么吵下去好。”
赵大哥说道。
经过一番讨论,大家终于初步同意了杨峰的提议。
接下来的几天,杨峰和林晓一起,挨家挨户地去收集维修基金。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有的家庭表示经济困难,拿不出那么多钱;有的家庭则对这个方案还有疑虑,不愿意配合。
“杨峰,这可怎么办?
还差好几家没交呢。”
林晓有些着急。
杨峰安慰道:“别着急,咱们再去跟他们好好说说。”
他们再次来到那些还未交钱的家庭,耐心地解释维修基金的用途和好处。
“大哥,这维修基金是为了咱们西合院的大家好,以后要是再有什么公共设施坏了,也不用再为费用的事情争吵了。”
杨峰对一位住户说道。
“妹子,我知道你们是为了大家好,可我家这情况你也看到了,真的拿不出那么多钱。”
住户无奈地说道。
杨峰想了想:“那这样,您先少交一点,剩下的我们再想办法。”
经过杨峰和林晓的努力,终于收齐了维修基金。
师傅很快就来修好了路灯,西合院的夜晚又重新变得明亮起来。
“这次多亏了杨峰和林晓啊,不然咱们还不知道要吵到什么时候。”
张大爷笑着说道。
“是啊,以后咱们遇到问题,还是要像这样好好商量。”
李奶奶说道。
杨峰看着明亮的院子和开心的居民们,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西合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大家共同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