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今晚是村里夜校开课的日子,而新来的女教师张桂芳将会是他们的老师。
尽管他平日里对书本并不感兴趣,但想到能再次见到张桂芳,他的心中竟生出了一丝期待。
夜幕降临,村里的小学校灯火通明。
几张破旧的桌子拼凑在一起,就成了临时的课桌。
村民们围坐在一起,有的带着好奇,有的带着怀疑,但更多的是对知识的渴望。
李建国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目光不时地在人群中搜寻着。
不久,张桂芳走进了教室,她的手中拿着几本书和一些纸张。
她的眼神坚定而热情,对着大家露出了一个鼓励的微笑。
“晚上好,我是张桂芳,今晚我们将一起学习一些基础的读写知识,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课堂上,张桂芳用她那温和的声音,耐心地教导着每一个学生。
她不仅讲解了字母的形状和发音,还通过生动的例子,让村民们理解了文字的力量。
李建国坐在角落里,虽然起初有些拘谨,但在张桂芳的鼓励下,他开始尝试着跟着读和写。
张桂芳注意到了李建国的犹豫,她走到他的身边,轻声说:“不用紧张,学习是一个慢慢来的过程。
你己经在做得很好了。”
她的话像春风一样温暖,让李建国的紧张感渐渐消失。
随着课程的深入,张桂芳开始讲述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
她用田间地头的例子,让抽象的数字变得具体而生动。
李建国惊讶地发现,这些看似简单的知识,竟然能解决实际问题。
他开始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和看法。
张桂芳对教育的热情在课堂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她不仅传授知识,更鼓励学生们思考和提问。
她相信,教育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是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张桂芳在课堂上说。
李建国被她的话深深触动。
他开始意识到,知识的力量远超过他之前的想象。
他看着张桂芳,心中涌起了一股敬意。
她不仅是一位教师,更是一位引导者,引领着他们走向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课程结束后,李建国主动留下来帮助张桂芳整理教室。
两人一边收拾,一边聊起了天。
张桂芳谈到了她对教育的看法,她希望能够通过教育,激发村民们的潜能,让他们有能力去改变自己的生活。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更好的自己,只要给他们机会和鼓励。”
张桂芳说。
李建国点了点头,他被张桂芳的热情和信念所感染。
他开始思考,自己能做些什么,来支持她的工作,来改善村里的生活。
夜校的相识,让李建国和张桂芳之间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他们不仅在课堂上是师生,更在心中种下了友谊的种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粒种子将在他们共同的努力下,慢慢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