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叮!检测到公子扶苏对宿主怀有强烈怨念,激活随机任务:教训嬴政之子。”

扶苏的话音刚落,赵高的脑海中立即响起系统的提示。

教训嬴政之子!

这个系统,的确不太可靠。

尽管如此,赵高对这项任务并不抵触。

他原本认为,自己和扶苏没有任何恩怨,毕竟此前,自己和扶苏从未有过交集。

但系统指出扶苏对自己怨念深重,这说明系统所言非虚。

怨念的来源很明显,定然是那易小川。

面对始皇帝,赵高可能有所忌惮,但区区扶苏,他可根本没放在眼里。

“父皇,当年内官乱政,嫪毐试图篡位,如果不是父皇英明决策,后果不堪设想。”

“现在我们正在讨论国家大事,赵高虽未发言,但行为与参与政事有何区别?”

扶苏不让赵高有任何辩解的余地,直接向始皇帝表达了他的立场。

“陛下,内官绝不能插手宫外的事务。”

“赵高倚仗您的宠信,身居中车府令一职,却狂妄自大,公然以摇头动作干预军国要事。”

“微臣认为,必须处死他以儆效尤。”

紧接着,蒙恬这样说道。

李斯看着扶苏和蒙恬,显得有些意外,但很快他就把目光移开。

李斯的眼神平静,好像事情与自己无关。

始皇帝注视着扶苏和蒙恬,微微皱眉,似乎在深思熟虑。

而赵高仍然保持着冷静,没有任何慌乱的表现。

赵高听到扶苏和蒙恬的话,只是轻笑一声。

他赵高岂能让别人轻易夺去性命。

无论是扶苏还是蒙恬。

如果不是你们主动挑事,我或许会放过你们。

但现在你们既然挑起了争端,就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会让你们后悔不已。

赵高之所以十分自信,是因为他有确凿的根据。

赵高稳步走下台阶,向皇帝鞠躬说:“陛下,臣确实摇头了,对于公子和蒙将军的话,臣确实持有异议。”

赵高的话一说完,扶苏和蒙恬都显得有些惊讶。

就在前一晚,易小川与赵高分别后,直接去了公子扶苏的府邸。

易小川是聚贤堂的成员,深得扶苏的器重。

加上扶苏对内官没有好感,所以在扶苏眼中,赵高就是秦朝的祸害。

蒙恬作为扶苏的导师,对扶苏的了解非常透彻。

他们原本以为赵高会害怕地请求皇帝的宽恕,但出乎意料的是,赵高不仅没有求饶,反而坦白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连旁边的李斯,这时也将目光转向赵高,却见赵高显得异常镇定。

于是乎,李斯的目光中,闪过一抹异样的光芒。

“父皇,既然如此,不必多说,私下议论国政者,当斩首。”

扶苏转身,直面始皇帝,声音铿锵有力地开口。

始皇帝坐在宝座上,目光从扶苏身上转向赵高。

作为一统六国的皇帝,他的见识自然独到。

无人不珍惜生命。

即便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赵高依旧保持冷静,坦白自己的错误。

这种勇气,使始皇帝想起了赵国的一位人物。

就是那件事之后,那个作为赵国人迅速崛起,最终成为赵国宰相。

始皇帝直觉赵高接下来所说,才是重点。

于是乎,始皇帝心中确实好奇,这个一向谨慎的赵高,为何在直面秦国权贵时,如此自信。

“赵高,这次,你若提不出让朕信服的理由,就不必活着了。”

始皇帝目光锐利地盯着赵高,语气坚决地说。

扶苏在下面本想发言,但蒙恬及时拉了拉扶苏的衣角,示意他闭嘴。

随后,蒙恬默默离开。

“皇上英明,皇上圣明。”

赵高行礼时,拍了一记马屁,尽管这种拍马行为不总是有效,但从未带来负面影响。

“我国现有两千万子民,敢问公子,你知道他们现在生活得如何吗?”

赵高直接询问扶苏。

扶苏略显惊讶,看了看始皇帝,见他没有反对的意思,便直截了当地回答:“现在国家统一,除边境外,各地无战事,我大秦国子民生活稳定,富足。”

“不对。”

面对扶苏的自信,赵高直接说:“我是邯郸人,邯郸的民众生活水平,跟大一统前相比,只稍微好一点。”

“我没去过很多地方,但可以肯定,其他地方的情况也差不多,有的甚至更糟。”

扶苏的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不,你在胡说。”

“咸阳的百姓生活富足,我离开过咸阳,游历过其他郡县,看到的都是安居乐业的景象。”

扶苏指着赵高,大声斥责。

“咸阳汇聚了大秦大部分富商,所以看起来歌舞升平。”

“至于其他郡县,公子,你是秘密去的吗?”

赵高轻笑一声,回答。

“当然不是。”

提到这点,扶苏突然想起什么,脸色立刻阴沉下来。

结论已经很明显了。

地方官员始终在欺骗他,他们既不愿意也不敢展示真实情况,只为留下好印象以图升迁。

“左相在指挥作战上不及蒙将军,但在处理政务方面,绝对比蒙将军强。”

赵高的目光从扶苏身上移开,转向了蒙恬。

听到赵高的话,蒙恬眉头一扬,直接回答:“政务处理,我的确不如赵高。”

“那么,问题来了,蒙将军能想到的直道修建方法,左相肯定也能想到。”

赵高语气平缓地说。

“我推测,左相大人并非没想到,而是考虑得更深远,所以,他选择阻止将军此时修建直道。”

李斯在赵高的话音刚落,目光立刻变得锐利。

蒙恬和扶苏都看到了这一幕,他们内心的波动立刻增强。

始皇帝此刻身体微微前倾,目光锐利地盯着赵高,眼中闪着异常的光芒。

这位伟大的帝王没有打断赵高,他只是沉默地等待赵高接下来的话。

赵高的余光不经意间掠过始皇帝。

他的质问看似是对扶苏和蒙恬,实际上是在向始皇帝传达信息。

始皇帝确实取得了许多辉煌成就,但这些成就也让他失去了清晰的判断。

到目前为止,秦始皇已经四次巡视东方,但他所见的只是臣子们精心布置的假象。

现在,强大的秦朝已经出现了崩溃的迹象。

必须立刻阻止这场崩溃。

这一世,他穿越时空成为赵高,因此,赵高和大秦的悲剧绝对不能再次发生。

他要确保赵高的名字,与大秦的黑穗旗一同,闻名世界。

易小川总说不能改变历史,不过这种说法可以直接无视。

从始皇帝的表情判断,他虽未明确支持,但也没有反对。

对赵高而言,这已足够说明问题。

自己已经抛出了敲门砖,现在是关键的时刻。

如果连入门的机会都没有,赵高则不会再尝试去改变始皇帝的想法。

“最近,公子在咸阳城开设了聚贤堂,请问,谁有资格加入聚贤堂?”

赵高再次决定从公子扶苏入手。

这是系统首次为赵高布置任务,这个任务必须完成,也必须完成的漂漂亮亮的。

至于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是否会给扶苏造成心理伤害,对他赵高来说无关紧要。

“聚贤堂广纳天下英才,不论出身,只要有真才实学,就能加入。”

提到聚贤堂,扶苏立刻变得精神抖擞。

“确实不分出身,但据我所知,加入聚贤堂的,大部分都是前六国贵族。”

赵高语气深沉地说。

虽然这只是他的推断,但大致***不离十。

在这个时代,普通百姓能吃饱饭已属幸运,他们每天忙碌只是为了生活,哪有闲暇学习治国理政的大道理。

“现在的情况确实是这样。”

扶苏稍作思考后,这样答复。

“公子,这些所谓的贤才作为六国贵族,定然很多人对大秦心怀不满。”

赵高直言不讳地说。

“这一点,我非常清楚。”

扶苏提到此事时,突然停顿,似乎回忆起了什么。

扶苏转身,目光严肃地看向始皇帝,坚决地说:“父皇,这些人都有才华。”

“儿臣会尽全力,让他们为大秦出力。”

始皇帝依然面无表情,仅轻轻点头,然后再次看向扶苏。

“公子,六国灭亡后,最恨我们的是六国贵族,而那些为了生存奋斗的百姓,即使不满,也不会太强烈。”

赵高语气突变。

“公子既然清楚大秦必须平息六国贵族的不满,为何还要让百姓生怨?贵族人数少,但百姓众多!”

“修建直道,至少需要数十万劳工和苦力。”

“这些劳工苦力的背后,是无数依赖他们生存的家庭。”

“我确信,一旦工程启动,百万民众将因此对大秦心生怨恨。”

“民怨若山,一旦爆发,大秦江山社稷将受到巨大冲击。”

赵高的语气到最后变得异常激烈。

其他人未察觉,赵高已悄无声息地靠近扶苏,相距仅一米。

扶苏脸色苍白,无法直视赵高的目光,只能不自主地转过头。

蒙恬眉头紧锁。

这位大秦将领,不愿且不敢想象那日的来临。

李斯同样震惊地看着赵高。

一声巨响突然响起,始皇帝的手重重地拍在黑色桌面上。

他的脸色此刻深沉如海。

始皇帝紧盯着赵高,无人知晓这位始皇帝此刻心中所想。

李斯、扶苏和蒙恬从各自的情绪中反应过来,显然是被这始皇帝拍桌子的声音惊动了。

扶苏突然意识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被赵高的目光所压制,一股怒火在心中燃起。

在大秦,除了面对父皇外,这是他首次遭遇这样的情况。

“赵高,你在胡言乱语!休要妖言惑众!”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