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每月每天秀儿刘婶最新好看小说_最新完本小说每年每月每天秀儿刘婶
作者:袁龙刚
其它小说连载
《每年每月每天》火爆上线啦!这本书耐看情感真挚,作者“袁龙刚”的原创精品作,秀儿刘婶主人公,精彩内容选节:从长安夜市的狐妖传说,到纽约公寓的深夜邂逅,从敦煌壁画里的执念千年到未来都市的人机羁绊——这本合集续写了数百个短篇故事,打破中外古今的界限,网罗爱情、感人、灵异、魔幻四大核心主题。
这里既有书生与花妖的缠绵悱恻,也有急诊室里陌生人递来的半块面包;有老宅子中徘徊的温柔幽灵,也有少年骑着纸鹤穿越星系的奇幻冒险。每个故事都是一扇小窗,推开就能看见截然不同的人生:可能是一秒心动的浪漫,是戳中泪点的平凡善意,是细思极恐的灵异瞬间,或是颠覆想象的魔幻奇遇。
无论你想在通勤时抓一段奇幻,在睡前品一则温情,还是在碎片时间里感受一场跨越时空的爱恋,都能在这数百个故事里,找到恰好击中你的那一个
2025-10-19 19:04:59
1989年的秋老虎来得凶,九月里还跟伏天似的,晒得星湖街的青石板发烫。
李老汉蹲在刘婶家院角的菜畦边,手里攥着把小锄头,小心翼翼地给刚冒芽的白菜苗松土——这菜是入秋时他跟刘婶一起种的,种子是巷口张大爷给的老品种,说收了能腌成酸菜,冬天配着饺子吃香。
“李大哥,歇会儿吧!”
刘婶端着个粗瓷碗从屋里出来,碗里盛着晾好的绿豆汤,上面飘着两片薄荷叶,“这天儿热,别中暑了,先喝口汤解解渴。”
她把碗递到李老汉手里,又拿过他手里的锄头,“剩下的我来,你去槐树下凉快凉快,我刚切了块西瓜,冰在井里呢。”
李老汉接过碗,绿豆汤甜津津的,带着薄荷的凉,顺着喉咙滑下去,浑身的燥热一下子散了大半。
他走到院中的老槐树下,坐在刘婶搬出来的竹椅上,看着刘婶在菜畦边忙活——她穿着件洗得发白的碎花褂子,裤脚挽到膝盖,露出晒得黝黑的小腿,动作麻利地松着土,时不时首起腰捶捶背。
这半年来,他几乎天天都在刘婶家待着。
早上天不亮就过来,帮着挑满水缸,扫干净院子,然后跟着刘婶去菜畦忙活;中午一起做饭,刘婶炒菜,他烧火,偶尔还能露一手拌黄瓜,是老伴以前教的法子,放醋、撒盐,再滴两滴香油,刘婶总说“比饭馆里拌的还好吃”;晚上就着煤油灯,刘婶纳鞋底,她那口子在旁边修锄头,李老汉坐在一边抽着烟杆,听他们唠家常,唠丫头在深圳的新鲜事,唠巷子里谁家娶媳妇、谁家添了娃。
他那三间土坯房,倒像是成了“仓库”——刘婶家腌酸菜的坛子、晒红薯干的竹匾,还有她那口子修不好的旧农具,都堆在他屋里;他自己的东西,几件换洗衣裳、那根刻着“兰”字的烟杆,反倒大多放在刘婶家的炕边小柜里,拿取方便。
巷子里的人见了,都笑着说“李大哥跟刘婶家成一家子了”,他听了不反驳,只是嘿嘿笑——心里早就把这儿当成家了。
正想着,院门口传来脚步声,是刘婶的丫头秀儿,背着个帆布包,满头大汗地站在门口:“妈!
李大爷!
我回来了!”
刘婶手里的锄头“当啷”掉在地上,快步跑过去,一把拉住秀儿的手:“咋突然回来了?
也不提前捎个信,我好给你做你爱吃的红烧肉。”
秀儿擦了擦汗,笑着说:“厂子里放了半个月假,我想给你们个惊喜!
对了李大爷,我给您带了好东西!”
她从帆布包里掏出个纸包,递到李老汉手里,“这是深圳产的饼干,甜得很,您尝尝。”
李老汉接过纸包,纸包上印着他不认识的花纹,打开一看,饼干是圆的,上面撒着芝麻,闻着就香。
他拿起一块递给刘婶,又递一块给秀儿,自己也拿了一块放进嘴里,酥酥的,甜而不腻,比过年时吃的糖糕还精致。
“好吃,”他笑着说,“秀儿有心了。”
那天中午,刘婶杀了只自己养的鸡,炖了满满一锅鸡汤,还炒了盘鸡蛋,蒸了白面馒头。
秀儿坐在李老汉旁边,一边给他夹鸡肉,一边说厂子里的事:“我们厂子里新来了个机器,做零件可快了,我现在一天能做一百多个;宿舍里有电风扇,晚上睡觉不热;食堂里顿顿有菜,偶尔还能吃着肉……”李老汉听着,时不时点头,眼睛里满是欣慰——他想起秀儿小时候,扎着两个小辫子,跟在刘婶身后,怯生生地喊他“李大爷”,如今都能自己在外面挣钱,还惦记着家里人,真好。
秀儿在家的这半个月,李老汉比平时更忙了。
秀儿想去集上买花布做新衣裳,他陪着去,帮着砍价,拎着布卷;秀儿想给她爹买双新布鞋,他带着去巷口王裁缝家,帮着选布料,量尺寸;秀儿说想尝尝小时候吃的烤红薯,他就去地里挖了几个红薯,在灶膛里烤得焦香,给秀儿递过去时,还特意用布包着,怕烫着她的手。
秀儿走的前一天晚上,刘婶煮了饺子,一家人坐在炕桌边吃。
秀儿忽然说:“妈,李大爷,我跟你们说个事——我在厂子里处了个对象,是我们老家那边的,人老实,干活勤快,等明年过年,我带他回来给你们看看。”
刘婶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好啊!
只要他人好,对你好,妈就放心。”
她那口子也点了点头:“嗯,带来看看,咱帮你把把关。”
李老汉放下筷子,看着秀儿,认真地说:“秀儿,到时候带回来,大爷给你们做拌黄瓜,还给你们烤红薯——你对象要是爱吃肉,大爷让你妈炖鸡汤。”
秀儿眼睛一下子红了,伸手抓住李老汉的手:“李大爷,谢谢您。”
她的手热乎乎的,攥着李老汉的糙手,像极了他儿子小时候,攥着他的手要糖吃的模样。
李老汉拍了拍秀儿的手,说:“傻丫头,谢啥,都是一家人。”
秀儿走的那天早上,天刚亮,李老汉就起来了,帮着把秀儿的帆布包装满了腌菜、烤红薯干,还有刘婶连夜纳好的布鞋。
送秀儿到巷口时,秀儿忽然转过身,从包里掏出个小本子,递给李老汉:“李大爷,这是我的地址和厂里的电话,您要是想我了,就让我妈给我写信,或者打电话。”
李老汉接过小本子,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像是揣着个宝贝:“好,大爷知道了。
你在外面好好的,别惦记家里,家里有我呢。”
秀儿点了点头,眼圈红着,转身跟着赶早班车的人走了。
李老汉站在巷口,看着她的背影越来越小,首到看不见,才慢慢往回走——心里有点空,却又有点盼头,盼着明年过年,秀儿能带着对象回来,一家人热热闹闹的。
转过年到了1990年的春天,星湖街的老槐树刚冒出新绿,刘婶家的菜畦里就热闹起来了——种的豆角发了芽,黄瓜爬了藤,西红柿开了小黄花。
李老汉天天蹲在菜畦边,给豆角搭架子,给黄瓜浇水,给西红柿掐尖,忙得不亦乐乎。
有天傍晚,他正在给黄瓜浇水,忽然听见院门口有人喊:“李大哥!
刘婶!
在家吗?”
是巷口张大爷的声音。
李老汉首起腰,看见张大爷扶着个拄拐杖的老太太站在门口,老太太穿着件蓝布褂子,头发花白,脸上带着笑。
“张大爷,这是?”
李老汉问。
张大爷笑着说:“这是我家老婆子,前阵子去闺女家住了半年,今儿刚回来。
听说你跟刘婶种的菜好,特意过来看看,想讨点种子,明年也种点。”
刘婶从屋里出来,赶紧招呼他们进来:“快进来坐,刚煮了玉米粥,喝碗暖和暖和。”
她给老太太端了碗玉米粥,又从菜畦里摘了根黄瓜,洗干净递过去:“刚摘的,脆得很,您尝尝。”
老太太咬了口黄瓜,笑着说:“好吃!
比集上买的甜多了。
刘婶,李大哥,你们真是勤快人,这菜种得真好。”
那天晚上,张大爷和老太太在刘婶家坐了好久,唠着巷子里的事,唠着各自的儿女,李老汉坐在旁边听着,时不时插两句话,屋里的煤油灯亮着,暖融融的。
从那以后,张大爷老两口常来刘婶家串门,有时候带着自家腌的咸菜,有时候拿着刚蒸的馒头,刘婶也总让李老汉给他们送点新鲜的蔬菜、烤好的红薯干。
巷子里的人见了,都跟着凑过来,今天你家送碗饺子,明天我家送块饼,有时候凑在一起,就在刘婶家的院子里摆上桌子,做上几个菜,喝上两盅,热热闹闹的,比过年还热闹。
入秋的时候,秀儿真的写信回来了,说过年要带对象回来,还说对象会修收音机,到时候帮巷子里的人修修那些坏了的收音机。
李老汉听说了,天天盼着过年,还特意在菜畦里种了点白菜、萝卜,说要腌成酸菜,等秀儿回来配饺子吃;刘婶也开始忙活,给秀儿的对象做新布鞋,给他们缝新被子,还跟李老汉商量着,过年要炖鸡汤、炸带鱼、蒸糖糕,跟去年一样热闹。
1990年的腊月,比去年更冷些,北风刮着老槐树的枝桠,呜呜作响。
李老汉蹲在槐树根下,手里攥着那根刻着“兰”字的烟杆,烟锅里的火星子明明灭灭,映着他脸上的笑——他想起去年这个时候,自己还在孤零零地蹲在这里,想着怎么熬过这个年;而今年,他盼着秀儿回来,盼着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吃饺子,盼着巷子里的人凑在一起唠家常,心里暖乎乎的。
“李大哥,在这儿琢磨啥呢?”
刘婶挎着蓝布兜子过来,兜里装着刚买的五花肉,“快跟我回家,我买了块肉,咱晚上包包子吃,你爱吃的猪肉白菜馅。”
李老汉站起身,把烟锅在鞋底磕了磕,跟着刘婶往家走。
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青石板路上,叠在一起,像是再也分不开。
走到院门口时,李老汉忽然想起啥,停下脚步,回头看了看老槐树——树叶虽然落光了,可枝桠间,好像己经能看见明年春天的新绿,能看见夏天的浓荫,能看见秋天菜畦里的丰收,能看见冬天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饺子的热闹。
他笑着跟上刘婶的脚步,走进院子——屋里的炉子己经烧起来了,锅里的水“咕嘟”响着,刘婶的那口子正在揉面,案板“咚咚”的声音,混着外面的北风声,听着就踏实。
“来了?”
刘婶的那口子抬头笑,“快洗手,面刚揉好,就等你包包子了——你包的包子,褶子好看,馅也足。”
李老汉洗手的时候,看见锅里的水己经开了,冒着白气,暖得很。
他走到案板前,拿起一张揉好的面团,擀成圆皮,放上满满的猪肉白菜馅,捏出一个个整齐的褶子——包子捏得圆鼓鼓的,像一个个小元宝,摆在箅子上,看着就喜人。
刘婶在旁边烧火,看着他包的包子,笑了:“李大哥,你这手艺越来越好了,等秀儿回来,让她对象也尝尝你包的包子,保证他爱吃。”
李老汉笑着点头,手里的动作没停——他知道,这个年,一定会比去年更热闹;以后的日子,也会像这刚包好的包子一样,圆圆满满,暖暖心心。
北风还在刮,可屋里的热气却越来越浓,包子的香味慢慢飘出来,飘满了整个院子,飘出了院门口,飘在星湖街的青石板路上——像是在告诉所有人,这日子啊,只要有人惦记着,有人陪着,就永远不会冷清;这槐树下的家,只要心在一块儿,就永远热热闹闹,暖得很。
刘婶也喜欢没事的时候,“纳鞋底,织毛衣的时候”,守着老槐树给娃娃,妇女们讲故事,李老汉讲完,轮到刘婶讲了,孩子们又催刘婶!
“刘婶你快点讲啊”刘婶笑着说“好好”一边说一边摸旁边,叫二蛋子孩子的头,“现在给你们讲一个外国故事,故事名字叫魔鬼”……。
相关推荐:
文化魁宝没出海,文化糟粕出海了糟粕一种完结小说_完结版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文化魁宝没出海,文化糟粕出海了糟粕一种
城市时光修复师老周林野热门的网络小说_完整版小说城市时光修复师(老周林野)
老伴老李《贫困户补助金,成了村长家的新房首付》_《贫困户补助金,成了村长家的新房首付》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少管我,我杀天选之子怎么了!(雪璃儿墨临渊)热门小说_完结版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少管我,我杀天选之子怎么了!(雪璃儿墨临渊)
二十年冷战,一枚婚戒真相(林兰花王国章)完本小说_全本免费小说二十年冷战,一枚婚戒真相林兰花王国章
抽卡系统上线,全班穿越我称帝(王猛赵明宇)全文免费在线阅读_抽卡系统上线,全班穿越我称帝热门小说
他们跟我回了家(知道为柜子)热门网络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他们跟我回了家(知道为柜子)
丈夫偷拍妻子出轨,画面最后笑出声(坐在沙客厅)完本小说_全本免费小说丈夫偷拍妻子出轨,画面最后笑出声坐在沙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