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我穿越成朱允炆

什么?我穿越成朱允炆

作者: 星辰墨客2001

言情小说连载

言情小说《什么?我穿越成朱允炆由网络作家“星辰墨客2001”所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棣朱允纯净无弹窗版故事内跟随小编一起来阅读吧!详情介绍:第一起永乐元年正南京紫禁城的奉天殿偏殿暖阁我在一阵刺骨的寒意中猛然睁雕花木梁上悬着明黄色的蟠龙鼻尖萦绕着龙涎香与炭火混合的陌生气身下是触感细腻却硌得人缘的玉席——这绝不是我出租屋那张掉了皮的弹簧“陛下醒了?快传太医!”一个尖细的声音响随即有人快步向外跑我想撑着身子坐却发现手臂沉重得像灌了低头看见自己穿着绣着五爪金龙的明黄色寝袖口露出的手腕细白瘦...

2025-10-26 02:52:42

第一章 惊起永乐元年正月,南京紫禁城的奉天殿偏殿暖阁里,

我在一阵刺骨的寒意中猛然睁眼。雕花木梁上悬着明黄色的蟠龙帐,

鼻尖萦绕着龙涎香与炭火混合的陌生气味,

身下是触感细腻却硌得人缘的玉席——这绝不是我出租屋那张掉了皮的弹簧床。“陛下醒了?

快传太医!”一个尖细的声音响起,随即有人快步向外跑去。我想撑着身子坐起,

却发现手臂沉重得像灌了铅,低头看见自己穿着绣着五爪金龙的明黄色寝衣,

袖口露出的手腕细白瘦弱,分明是个少年人的模样。“陛下,您可算醒了。

”一个穿着绯色官袍的老者凑近,皱纹里满是忧色,“自那日宫中火起,您便高热不退,

昏睡了三日,可把老臣们急坏了。”宫火?陛下?我脑中轰然一响,

零碎的记忆碎片如潮水般涌来——朱允炆,明太祖朱元璋之孙,大明第二位皇帝,

史称建文帝。而“那日宫火”,不正是朱棣攻破南京、他自焚殉国的时刻?我,

一个21世纪的历史系研究生,居然穿越成了本该死去的建文帝!

“水……”我艰难地吐出一个字,喉咙干得像要裂开。老者连忙亲自端来温水,

小心翼翼地喂我喝下。温热的水流滑过喉咙,我才稍微清醒些,目光扫过殿内的匾额,

“允执厥中”四个大字龙飞凤舞,正是朱元璋亲笔所题。“朕……睡了多久?

”我试着模仿记忆里帝王的语气,声音却因虚弱而发颤。老者愣了愣,

随即躬身回道:“回陛下,三日夜了。燕王……如今已在城外驻扎,派使者来问陛下安危。

”朱棣!这个名字像根针,狠狠扎进我的心里。史书里,

他是篡夺侄子皇位的野心家;可此刻,他是兵临城下的“反贼”,而我,

是他砧板上的“猎物”。我强压下心头的慌乱,

指尖攥紧了锦被——历史上的朱允炆优柔寡断,错失无数良机,最终落得国破家亡的下场。

既然我成了他,就绝不能重蹈覆辙。第二章 缓兵之计太医诊脉后,说我是“忧思过度,

邪火攻心”,开了安神退热的药方。送走众人,殿内只剩下那个尖细嗓音的小太监,

他叫小禄子,是朱允炆身边最亲近的内侍。“小禄子,”我招手让他过来,

尽量让语气显得平静,“燕王派来的使者,现在何处?”“回陛下,在殿外候着,

说是要亲眼见您安好,才肯回禀燕王。”小禄子低着头,声音里带着惧意。我深吸一口气,

脑中飞速运转。朱棣此刻派人来,名为问安,实为探虚实。若是让他知道我“大病初愈”,

定会立刻逼宫;可若是表现得太过虚弱,又会让他起疑。“备车,朕要亲自去见使者。

”我掀开被子,不顾小禄子的劝阻,在他的搀扶下慢慢起身。

铜镜里映出一张苍白的少年面容,眉眼清秀,

却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怯懦——这就是朱允炆原本的模样。我抬手揉了揉眉心,

强迫自己露出几分病后的疲惫,却又在眼底藏了丝不易察觉的坚定。

使者是个身材魁梧的武将,见我走出殿门,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随即跪地行礼:“末将参见陛下,陛下龙体安康,乃万民之福。”“免礼。

”我扶着小禄子的手,故意咳嗽两声,声音沙哑,“燕王远道而来,辛苦了。

朕近日偶感风寒,未能亲自出城迎接,还望燕王莫怪。”使者抬头看了我一眼,

目光在我苍白的脸色和微颤的指尖上停留片刻,

才恭敬回道:“燕王殿下一心为陛下安危着想,听闻陛下染恙,日夜难安,

特命末将前来探望。殿下还说,城外将士思乡心切,若陛下无碍,还请陛下下旨,

让将士们早日归家。”这话听着恭敬,实则是逼我表态。我心中冷笑,

面上却露出为难之色:“朕知晓将士们辛苦,只是……朝中事务繁杂,朕大病初愈,

许多事还需与大臣们商议。你且回去禀报燕王,三日后,朕会在奉天殿召见他,共商国事。

”使者迟疑了一下,似乎想说什么,但终究还是躬身应下:“末将领旨,这就回禀殿下。

”送走使者,小禄子才敢小声问:“陛下,您为何要见燕王?万一……”“没有万一。

”我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三日内,我们必须找到破局之法。

你先去把兵部尚书铁铉和方孝孺大人请来,就说朕有要事相商。”铁铉刚正不阿,

是忠于建文的武将;方孝孺学识渊博,是朝中重臣。这两个人,

是我此刻能抓住的唯一救命稻草。第三章 君臣谋策不多时,铁铉和方孝孺便匆匆赶来。

铁铉一身戎装,铠甲上还沾着尘土,显然是刚从城防处赶来;方孝孺则穿着一身藏青色官袍,

面容清癯,眼神里满是忧虑。“臣参见陛下!”两人跪地行礼,声音里带着急切,

“陛下龙体初愈,不宜劳心,有何事,臣等必当效力。”“两位爱卿免礼,坐吧。

”我示意他们起身,开门见山地道,“方才燕王使者来过,朕约了他三日后在奉天殿相见。

如今燕军兵临城下,京城兵力空虚,你们可有良策?”铁铉率先开口,

声音铿锵有力:“陛下,燕军虽势大,但连日征战,早已疲惫。臣已加固了京城九门的防御,

调遣了城中所有可用兵力驻守。只要陛下坚守不出,待各地援军赶到,燕军必不战自退!

”我摇了摇头,心中清楚,历史上各地的援军根本不是朱棣的对手。“铁尚书,

援军远水解不了近渴。朱棣用兵如神,若是他强攻城门,京城未必能守住。

”方孝孺抚着胡须,沉吟片刻道:“陛下所言极是。燕王虽兵强,但名不正言不顺,

终究是叛逆之臣。臣以为,可派人前往燕营,晓以大义,劝其退兵。若是他冥顽不灵,

陛下再下旨昭告天下,历数其罪状,让天下人共讨之!

”这主意和历史上朱允炆的做法如出一辙,太过理想化。我苦笑一声:“方大人,

朱棣狼子野心,岂是几句大义就能劝退的?至于昭告天下,如今燕军已兵临城下,

消息传出去,只会引起城中百姓恐慌。”两人都沉默了,殿内气氛凝重。我看着他们,

忽然想起一件事——朱棣攻破南京后,铁铉死守济南,多次击退燕军,

甚至差点用诈降计炸死朱棣;而方孝孺,则因拒绝为朱棣起草即位诏书,被灭了十族。

这两位都是忠臣,却也都有各自的局限。我必须让他们明白,如今的局势,

不能再用常规的方法应对。“两位爱卿,”我往前坐了坐,声音压低了些,“朕有一个想法。

朱棣此次来京,打的是‘清君侧’的旗号,说是要铲除朝中的奸佞之臣。

我们不妨……顺水推舟。”铁铉和方孝孺对视一眼,眼中满是疑惑。

我继续道:“朕可以下一道旨意,说朝中确有奸佞挑拨离间,导致燕王与朕反目。

如今朕已醒悟,决定将这些奸佞交予燕王处置,只求他能退兵,保全大明江山。”“陛下!

”方孝孺急忙起身,激动地说道,“这万万不可!燕王所谓的‘奸佞’,

便是我等辅佐陛下的大臣。若是将大臣交出去,岂不是助纣为虐?”“方大人莫急,

”我按住他的手臂,“这只是缓兵之计。我们可以找几个无关紧要的官员,

或者干脆伪造几个‘奸佞’的罪名,先稳住朱棣。与此同时,铁尚书继续加固城防,

暗中联络城外忠于朝廷的将领,集结兵力。三日后召见朱棣时,朕再想办法拖延时间,

等待时机。”铁铉皱着眉,思索片刻后道:“陛下此法,虽有风险,但眼下也无更好的办法。

臣愿领命,即刻去联络城外将领,务必在三日内集结一支可用之兵。”方孝孺虽仍有顾虑,

但也知道事已至此,只能点头:“臣愿协助陛下拟写旨意,同时安抚朝中大臣,

不让他们心生慌乱。”看着两人坚定的眼神,我心中稍稍安定。历史的轨迹,从这一刻起,

已经开始改变。第四章 奉天对峙三日后,奉天殿内气氛肃穆。文武百官分列两侧,

个个面色凝重。我穿着全套的龙袍,端坐在龙椅上,双手放在膝盖上,指尖微微发凉,

却强迫自己保持镇定。殿外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随后,

一个身着铠甲、身材高大的男子走了进来。他面容刚毅,眼神锐利如鹰,腰间佩着一把长剑,

正是燕王朱棣。“臣朱棣,参见陛下!”朱棣跪地行礼,声音洪亮,却没有丝毫恭敬之意,

反而带着一股压迫感。“皇叔免礼。”我语气平淡,目光直视着他,“皇叔远道而来,

一路辛苦。今日召你前来,是想与你商议,如何平息这场战乱,让百姓早日过上安稳日子。

”朱棣起身,目光扫过殿内的百官,最后落在我身上,

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陛下有此心意,臣深感欣慰。臣此次前来,并非为了作乱,

只是为了清君侧,铲除朝中的奸佞之臣,还陛下一个清明的朝堂。”“皇叔所言极是。

”我顺着他的话往下说,示意小禄子将早已拟好的旨意拿出来,“朕也知晓,

最新章节

相关推荐
  • 错爱错恨
  • 医生宋含烟最新章节更新
  • 折枝予椿
  • 沉默
  • 桑延和温以凡的漫画名叫什么
  • 重生回到选择养母的那天
  • 医生宋如烟
  • 殿下非要娶我岑锦
  • 永恒岛宠物
  • 女帝登基记事免费阅读
  • 渣男重生记
  • 盗心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