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大概是史上最失败的“豪门太太”。镜头前,
我看着直播间里个位数的在线人数和不断滚动的“夫妻合伙诈骗是吧?”“伪豪门翻车现场!
”“晚奶,爱马仕是租的还是婆婆借的?”“美术馆事故道歉了吗?”晚晚看着屏幕,
脸上职业假笑快挂不住了。旁边的林涵一把摔了提词卡:“操!不播了!什么玩意儿!
”我雷晚晚,曾经也是豆瓣初代女神,怎么就把一手牌打成了这样?嫁入伪豪门,
活成全网笑料,“晚学”素材库。心力交瘁间,我眼前一黑,再睁眼等等。木质书桌的触感,
屏幕幽幽的光,周围是压低嗓音的英文章节……我猛地抬头,
看见了哥大图书馆那熟悉的穹顶。我……回来了?电脑屏幕上,
是那篇我当年水过去的艺术管理课程论文,截止日期是明天。
时间是……我还在哥大读硕的时候!短暂的狂喜过后,是排山倒海的后悔和恶心。
她居然为了一个空架子的伪豪门,一个需要她不断直播变现来维持体面的男人,
把自己作践成了全网笑柄。图什么?图他装逼?图他画饼?还是图自己那点可笑的虚荣心?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微博上的腥风血雨,直播间里的刻薄嘲讽,
林涵的暴躁易怒……都还没发生。一切都还来得及。这一世,我雷晚晚,
绝不再做任何人的附庸。人设、婚姻,都是虚的。只有抓在自己手里的本事、事业和钱,
才是真的。那些我曾经错过的风口,失去的机会……我一个都不会放过。二我冲回公寓,
反锁上门,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列清单。手机备忘录滴答作响,我脑子转得飞快。
“避坑项”:1.彻底了断与刘野的过往,任何可能被误读的暧昧都不再有。
2.停止无意义炫富,朋友圈即刻清理,立“人间清醒搞事业”人设。
3.避开林涵出现的一切场合!!“机遇项”:1.眼前:明天就要交的论文!
这是我翻身的第一块敲门砖。前世模糊的记忆里,这篇论文涉及的一个小众艺术家,
明年会爆火。2.短期:拿下Prof.Anderson的推荐信,进入顶尖画廊实习。
3.中期:知识付费风口!做线上艺术课程,内容我都记得,前世别人做爆了。
4.长期:建立自己的艺术品牌,拥有话语权。“资源项”:1.王博,
我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那个因为我虚荣浮躁而最终失望离开的前男友。他家境好,有才华,
是真心喜欢艺术而不是炫耀。我得把他追回来……不,是重新和他并肩。我深吸一口气,
给他发了条微信,手指有点抖:“王博,在吗?关于你上次说的那个项目,我有些新想法,
想跟你聊聊,方便吗?”语气平静、专业,甚至带点探讨意味。
完全不像以前那个只会问他“这件衣服好看还是那件好看”的我。他几乎秒回:“?
”紧接着又一条:“你没事吧?论文写疯了?我在Studio工作室。”有门!
三第二天的Seminar研讨会,我特意坐到了第一排。果然,轮到我的部分,
那个叫艾米莉的同学,又带着她那标志性的、假惺惺的微笑开口了:“晚晚,
你对这个艺术家的观点很有趣,但你不觉得太小众了吗?缺乏商业可行性。
”她身边的几个小姐妹配合地轻笑。前世,我只会尴尬地笑笑,
说“maybe”也许吧,然后快速坐下。但今天,我放下了笔,
对她露出了一个更假但更甜的笑。“你说这个真有趣,艾米莉。”我站起来,
不紧不慢地调出PPT,把我昨晚熬夜深化、加入了未来视角的分析投屏上去。“恰恰相反,
我认为艺术的商业价值,正来源于对其‘小众’内核的深度挖掘和精准传播。
以这位艺术家为例,他的创作脉络深受……”我引用了未来才会出现的艺术市场报告数据,
结合社交媒体传播趋势,逻辑清晰地阐述了为什么这种“小众”即将变成“新潮”。
我看到Prof.Anderson的眼睛越来越亮。“……所以,不是艺术缺乏商业性,
而是策展人和推广者缺乏发现和塑造商业性的眼光。用过去的经验判断未来的趋势,
这才是最大的风险。”教室里鸦雀无声。艾米莉的脸一阵红一阵白,张着嘴,
一个字都憋不出来。降维打击,爽!下课后,
Prof.Anderson叫住我:“令人印象深刻!这完全是一个新视角。
来我的办公室时间,我想聊聊你的职业规划。”我知道,推荐信,稳了。
四我去了王博的工作室,乱得很有艺术气息。他穿着沾了颜料的卫衣,
皱眉看着我:“你真没事?不像你。”我叹口气,拿起他画架上的一幅小稿,
是幅抽象画:“笔触变了,更放了。
是在回应上次MOMA现代艺术博物馆那个新展的感受吗?”王博猛地抬头看我,
像不认识我一样。前世,我婚后为了附庸风雅,硬啃了不少艺术史和评论,
没想到用在这儿了。“王博,”我放下画,特别认真地看着他,“我以前是挺混的,
光想着漂亮衣服包包。但我现在真想明白了,艺术这行,虚头巴脑混不下去。
我想扎扎实实做点事,比如,做个线上艺术普及的项目。”我大致说了说知识付费的想法,
隐去了“这会爆火”的未卜先知,只谈理念和框架。他听着,眼神从惊讶,到探究,
最后变成了真正的兴趣。“你……变化很大。”他最终说,“但这个想法,确实有点意思。
技术层面和资金呢?”“资金我有点紧,”我苦笑,
想起我那堆刷爆的信用卡和没几个钱了的账户,“但可以从小做起。技术……你不是会吗?
”我眨眨眼。他笑了,是那种发自内心的笑:“合着在这儿等着我呢?行啊,雷晚晚,
你要是来真的,我帮你。”那一刻,我知道,我们之间有些东西,真的不一样了。
五Prof.Anderson的推荐信如期而至,言辞恳切有力,
直接推给了我梦寐以求的那家画廊的实习。同时,
我和王博捣鼓了好几个晚上的第一期“晚风Art Talk”短视频也上线了。
没有浮夸的滤镜和名牌包入镜,只有我在镜头前,
用五分钟清晰梳理了最近一个热展的艺术家脉络,穿插了一些好玩的冷知识。王博拍的镜头,
稳得一批。发出去的时候我心里还在打鼓。十分钟后,手机开始疯狂震动。不是点赞,
是转发!那个我视频里提到的小众艺术家,转发了我的视频,
配文是:“Finally, someone gets it!终于有人懂了!
”紧接着,
illiant student‘s new project.我优秀学生的新项目。
”评论区炸了:“卧槽!这是晚晚?被夺舍了?”“内容好干!关注了!”“姐,
你突然变得好有内涵,我有点不习惯但好爱!”我看着飙升的粉丝数和清一色的好评,
鼻子有点酸。深吸一口哥大傍晚微凉的空气,我握紧了手机。第一步,成了。新风,已起。
六拿着Prof.Anderson的推荐信,我顺利进了那家顶尖画廊实习。
带我的导师是个华裔,叫Annie,眼神犀利,一看就不好糊弄。她把我领到工位,
丢给我一沓半人高的艺术家资料:“今天之内,把所有资料录入系统,并按流派和年代归类。
实习生都从这开始。”这活儿枯燥得让人想原地去世。前世的我肯定撂挑子了,
觉得大材小用。但现在,我笑得特甜:“好的Annie姐,没问题。”我埋首纸堆,
干得飞快。不光录入,
我还顺手把一些关键信息、作品的市场波动趋势靠前世记忆开挂用便签备注了一下。
下午,Annie过来抽查,翻着翻着,手指停在一张便签上:“这个备注是你加的?
”“嗯,”我点头,“我看这位艺术家近期在二级市场有回暖迹象,想着备注一下,
或许对画廊定价参考有用。”Annie没说话,多看了我两眼。这时,
旁边一个叫Lily的实习生,抱着咖啡“路过”,轻笑一声:“Wanwan可真用心,
不过我们画廊有专业的市场部分析,实习生做好基础工作就好啦。”茶香四溢。我还没开口,
Annie头都没抬:“用心是好事。Lily,你把上周的展览报告重新做一遍,
数据错漏百出。”Lily脸瞬间绿了。我低下头,忍住笑。重生第一课:细节决定成败,
尤其是在你没钱没背景的时候。七周末,画廊有个小型的时尚派对,算是员工福利。
Annie让我跟着去见见世面。我翻箱倒柜,最后穿了条剪裁得体的黑色连衣裙,
是以前买的,但没logo,反而显得高级。配饰只戴了副小巧的珍珠耳钉。
王博的话说:“挺好,人模狗样,看着挺贵,又不扎眼。”低调,但绝不能输阵仗。
一进场我就看到了一个前世熟人——奚明瑶。她简直是人群中的发光体,超模身材,
穿着当季新款,和几个品牌大佬谈笑风生,流利的英文夹杂着轻笑,游刃有余。
她比记忆中更瘦,笑容完美。我心跳漏了一拍。前世,她是人人羡慕的“奚贵妃”,
我是人人嘲讽的“晚奶”,我们是朋友圈里最经典的对照组,她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只不过别人家比的是成绩,我们比的是谁“嫁”得更好。而我,输得一败涂地。
她似乎感应到我的目光,转过头,看到我,眼里闪过一丝惊讶,然后笑着走过来。“晚晚?
哇,好久不见!你也在纽约?”她亲热地抱了抱我,“哇,你现在风格变了好多,好知性哦!
”“Ming,”我也笑,“你才是,光彩照人。”我们聊了几句。她问我近况,
我说在哥大读书,在画廊实习。她眨眨眼:“很好啊!不过做艺术很辛苦的,赚钱也慢。
你看这里这么多品牌方,以你的外形和学历,真想进时尚圈,我可以帮你引荐一下呀,
认识些人对你没坏处。”她语气真诚,是好意,
但那种居高临下的“提携感”还是戳了我一下。我笑了笑:“谢谢Ming,
但我还是更喜欢在艺术圈里扑腾,虽然穷点,但开心。”她耸耸肩,
显然不理解这种“穷开心”,正好有人叫她,她又风一样地走了。我看着她的背影,
心情复杂。羡慕吗?有一点。她靠自己走上巅峰,又嫁得风光,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成功。
但嫉妒?没有。这一世,我无比清楚自己要什么。她的路很好,但不适合我。我要走的,
是一条能把话语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的路。
八我和王博的“晚风Art Talk”小火之后,我们决定趁热打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