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知晚踩着细高跟走进会议中心时,脚下的地面还残留着昨夜的雨水,倒映着她的身影和天花板上的吊灯。
她今天穿了一件剪裁利落的白色衬衫,袖口挽到手臂一半,露出纤细的手腕。
黑色西装裤包裹着修长的双腿,整个人看起来干练又不失温柔。
会议大厅里人声鼎沸,空气中弥漫着咖啡香和打印纸的味道。
她刚把电脑包放下,就听到旁边传来一个低沉熟悉的声音——“沈小姐,好久不见。”
沈知晚愣了一下,转头——顾言琛。
他今天换上了深灰色西装,衬衫领口微敞,露出里面简单的白色T恤。
眉骨分明,眼神冷静,却带着一种说不出的力量感。
“我们……见过?”
她下意识问。
顾言琛微微挑眉,低声提醒:“便利店,薄荷糖。”
沈知晚这才恍然大悟,唇角不自觉弯了起来:“原来是你。”
她这才注意到,他的胸前别着的工作牌上写着——顾言琛,建筑设计师。
竞标会正式开始前,甲方代表先介绍了项目背景。
这是一个位于市中心的大型商业综合体,投资数十亿,建成后将成为上海的新地标。
“各位的方案我们会从创意性、可行性、落地成本三个方面综合评分。”
主持人的声音在大厅里回荡。
首先上台的是一家知名设计院的代表,方案虽然完整,但缺乏亮点。
接着,顾言琛走上台。
他的步伐沉稳,目光扫过全场,然后将U盘插入投影。
屏幕上出现了一个简洁却极具冲击力的建筑外观——流线型的玻璃幕墙,搭配不规则的几何切面,在灯光下仿佛流动的光。
“我们的设计核心理念是‘城市之光’,”顾言琛的声音低沉而清晰,“白天,建筑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夜晚,灯光系统会根据人流和活动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节奏。”
他的讲解逻辑清晰,从整体到细节,每一个数据、每一个材料选择都有明确的理由。
沈知晚在笔记本上飞快记录,忍不住在“灯光系统”旁边画了一个小圈。
轮到她上台时,沈知晚深吸一口气。
她的PPT封面是一幅夜色中的城市剪影,光带从建筑延伸到街道,最后汇聚成一句话——“让城市有温度”。
“我们的广告创意,将与建筑的‘城市之光’主题深度融合。”
她的声音温柔却不失力量,“白天,我们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活动,让市民提前参与到项目中;夜晚,我们会利用建筑的灯光系统,制造一场沉浸式的城市灯光秀。”
她展示了几张模拟效果图——光影流动中,人们在广场上欢笑、拍照、互动。
台下的几位评委频频点头。
演讲结束时,她下意识看向顾言琛,正好对上他的目光。
那一瞬间,他的眼底掠过一丝笑意,像是在说——很好。
会议结束后,评委们需要时间讨论,大厅里的人开始自由交流。
顾言琛走到她身边,低声说:“你的方案很精彩。”
“谢谢,你的设计也很棒。”
沈知晚回应,“尤其是灯光系统的部分,和我的创意很契合。”
“也许,”他顿了顿,“我们可以合作得更深入。”
沈知晚心里微微一动,却没有立刻接话。
就在这时,甲方代表宣布——两家公司同时中标。
“为了保证项目的一致性,我们希望你们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保持密切沟通。”
顾言琛看向她,伸出手:“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沈知晚握住他的手。
那一瞬间,她感到掌心传来的温度,比这阴沉的天气还要暖。
接下来的一周,他们开始频繁接触。
第一次合作会议在顾言琛的设计公司举行。
会议室很大,落地窗外是繁忙的城市街道。
“这个灯光方案,可能会影响夜间人流走向。”
顾言琛忽然开口。
沈知晚有些惊讶:“你是说……我们需要调整布局?”
“不是调整,是优化。”
他翻开设计图,用笔在某个角落画了一个圈,“把光带延伸到这里,既能引导人流,又能呼应你的‘城市之光’主题。”
那一刻,沈知晚感到一种默契在两人之间悄然生长——就像两条原本平行的线,因为一个项目而逐渐靠近。
会议结束后,外面下起了细雨。
“我送你回去吧。”
顾言琛说。
“不用了,我自己——外面雨太大。”
他拿起伞,语气不容拒绝。
一路上,雨点打在伞面上,他把伞偏向她那边,肩膀却被雨水打湿。
沈知晚看着他的侧脸,心里泛起一阵莫名的暖意。
到她家楼下时,她忽然想起什么,转身对他说:“顾先生,谢谢你。”
“叫我言琛就好。”
他微笑着说。
沈知晚愣了一下,然后轻轻点头:“晚安,言琛。”
她转身走进楼道,顾言琛站在雨中,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灯光里。
这一刻,他意识到——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